介绍一个心理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吧。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又译依附理論
这个理论是由Jhon Bowlby提出的,而心理学最早的关于亲子依恋的重要研究也自此展开。(Bowlby是一位精神分析家,但因为这个依恋理论后期研究趋向认知和生物学,和当时的精神分析学会产生了冲突,最终“被判”离开了精神分析圈。依恋理论对整个心理学界,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在依恋模型中,婴儿的依恋模式受养育着(大部分情况下是父母)的喂养、照顾方法的巨大影响:对于婴儿来说,早期获得悉心照顾是存活下来的关键,婴儿会尽自己的所能去配合父母的照顾方法,以获得关注和照顾。如果婴儿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或者养育着的照顾不够好(频繁地更换养育着,养育着本身无法为婴儿提供稳定一致的照顾和反应),婴儿就会无法发展出安全的依恋模式,无法持有足够的安全感,也很难发展出合适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当婴儿逐渐长大,童年的依恋模式会深深地刻进个体的人际模式之中。和童年与父母相处类似的模式,将会出现在与其他人以及自己的小孩相处当中,形成“代际传递”。当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小孩,与之相处的时候,实际上也在面对自身童年的依恋经验。比方说,父母童年早期的经验中缺乏细心地照顾,可能会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出现疏离感(抗拒和孩子亲密互动),或者翻转成过度补偿(溺爱、害怕失去孩子,但同时又忽视了小孩成长中应有的自主和独立,照顾不周的同时束缚孩子)。

回到题主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点:
1 关于依恋,父母/养育着一方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父母的养育方式时候和婴儿的天性匹配直接导致婴儿发展出什么样的依恋模式。
2 当我们谈父母对小孩的情感时,无可避免地谈到父母通过面对孩子时折射出来的,对自己“内在小孩”的感情。这些感情会促使父母对孩子给出相应回应(有时是照顾和关爱,有时则可以是愤怒和厌恶),同时也会影响着父母看待孩子的方式。最可悲的情况,莫过于父母一味地按照自己对内心孩子的期许来照顾和要求自己现实的孩子,而看不见自己孩子真实的需要和天性。

注:当然,区分或者判别对他人的情感哪些来自于他人(客体),哪些来自于自己内心(或曰“内部客体”),是极其困难的,在现实中,也往往是高度混杂的结果。但倘若感受到了很大的“不妥”或者痛苦时,检视自身和他人的情感反应来源是很有帮助的。(关于内部客体的话题,可以参考为什么有的人找东西的时候喜欢和丢了的东西说话?的回答)

注2:发现 @芦雪 的答案里面谈到了Bowlby在成人领域的拓展研究,大家可以去看看。
注3: @方浩磊 的答案提供了更多关于依恋理论的文献,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多看。

— 完 —

本文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是否父母们都很难避免的会对子女产生「债主心理」?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删微博或说说,心理学上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