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看见业内人士,不好意思班门弄斧了,但想想还是补充一些看法吧。

首先,发展状况。
@杨嘉敏群魔乱舞”这个形容非常到位。原因,前面几个人的答案可以看出端倪。
人人都看到这是块巨大的蛋糕,舞台的救命稻草。至少业内都认为音乐剧最有盈利潜力,而且中国的市场环境最好。舞台演出基本来说算个夕阳产业,中国可以说很尴尬的未老先衰,所以怎么保住舞台演出这个市场是保住饭碗的问题。音乐剧目前在舞台市场可以认为是最赚钱的门类,而且中国市场尚未成型,所以大家都准备参一脚,期待分一杯羹。你从这么多学校开这个专业就可以看出来,上音,上戏,中戏,连北舞都来了。剧院和演出公司基本也是这种状况,什么剧院都以可以演音乐剧为荣,把音乐剧地位捧得好像是舞台表演艺术制高点一样。

音乐剧为什么赚钱,因为它观众群大,实质是观赏的入门门槛低,什么人都看得懂(话剧和戏曲在今天的入门门槛都不低)。因此一部剧演个几十年完全不成问题,这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剧场每天两场,365天每天上演,平均票价来个500,座位800…..一个音乐剧成本几个亿封顶了吧,大多几千万就下来了,国内开心麻花都还要来点儿新剧,这个就演一个就好,这才是所谓的暴利啊。放到中国的环境,戏曲固步自封,除少有的创新,基本不可能有新的观众群。歌剧,这个最头疼,被誉为舞台艺术的皇冠,但受西方文化背景局限,国外市场在萎缩的同时,国内大部分人看不懂。音乐剧,就一堆小年轻,唱唱歌,跳跳舞,抢抢男朋友,人人都能理解。所以为什么有四大音乐剧,因为这四部剧的内容算是比较深刻的,还算得上高雅艺术的。其他大多都可以概括为,小时代高中版,小时代魔法版,小时代拉丁版,《断背山》算什么,嗯,可能算直男也能看的音乐剧吧。所以音乐剧基本可以算作和演唱会差不多的流行艺术。(就算被喷死我也要这样说,这实际上就是韩国音乐剧市场这么成功的原因,人家就是按流行艺术来运作的)

转头来看韩国市场,我一开始也很震惊,它是亚洲音乐剧最大的市场,而且是目前最成熟的市场。它的管理和投入,谈起来太大了。看看那边的演员。他们的做法和国内差不多,买断版权,做韩语版本。他们的演员基本是流行歌手或偶像明星,啊,都教授版的《剧院魅影》这都不用宣传,管你剧情再烂,唱得再烂(韩国的音乐剧唱得也不烂)一定场场爆满。过几年再换个当红明星,一样运作。百老汇差不多,它的运作和《印象.刘三姐》这种一样,实际上是旅游演艺,针对的是游客,所以是一次性的消费,谁管你是什么人演,唱得怎么样,人家就是要的就是演完自拍一下。“今天老娘走出大山,来到了摩登不夜城,和上流社会高雅人士一样进剧场看戏了。”效果和逛个东方明珠一样一样的,上海本地人不是陪人玩儿,谁会上东方明珠瞎转悠。

结论,国内市场好不好?一个字,好
!市场潜力很大。看上海的人口和游客量(这个数据一定吓死你),基本是纽约的几倍,所以再打造一个百老汇不是没有可能。
但针对准备入行的演员呢,可能未必。国外公司给出的报告认为,大约在5-10年左右,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开始繁荣。但这个繁荣指得不是原创音乐剧开始出现,也就是说基本都是外国原版引进,都不会用中国的演员。而原创的出现可能还再要10年。这基本就是市场的状况。

看演员:
看懂市场方向,演员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首先,国内暂时不会需要那么多本土的音乐剧演员。都是国外巡演,肯定是国外班底为主。因此不论演技如何,在国内制作和原创之前,需求量不会大。
其他问题 @Phil 的答案很完整了,国内的演员就这个状况,非常尴尬。英语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转向院校教育的问题,我一定要打抱不平,真的不是学校没有在培养。国外请老师,专门的舞蹈,声乐教师团队,但结果还是离国外水准很远。
一般戏剧为主的学校,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基本没有自己的积累,请老师更本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台词,表演过关了,舞蹈和声乐却和音乐学院的学生有差距。
音乐学院吧,在编剧和表演上是个弱势。
结果就是各做各的,放到音乐剧这种综合性的戏剧上,什么好像都差一点儿。不是说学校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受各种条件影响,改革过程很漫长。所以你要说进哪家学校,感觉大家都差不多。
最终就业来看,转行的概率比其他的表演专业高得多。拆掉了音乐剧高大上的牌子,你还想做音乐剧的演员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zengeryounk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国没有律政题材的电视剧或者电影?
美国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真的隔行如隔山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