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正躺在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记者 李忠 摄
 

25岁的李迪,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文弱如他,昨天成了整个江干区第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感觉怎么样?”妈妈站在病床边,握着儿子的手,有些担心。

“还好。”李迪淡淡地说,报以微笑。

在省中医院12楼血液病房里,随着采血泵的启动,鲜血从他体内缓缓流出,被分离、再回输,在4个小时内,234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凝液,被一点点地采集出来。

“生命种子”在第一时间被送往无锡。

在那里,有一位白血病患者,因与李迪配型成功,等待爱的传递。

毫不犹豫加入中华骨髓库

在妈妈眼中,李迪自小没让她担心过,品学兼优,大学上了医学院,还在班里当了班长。

大二那年,他第一次接触到骨髓捐献工作。

在中国,每年都会新增几十万白血病患者,而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的捐献是通过外周血分离造血干细胞,既不会影响自身健康又能为白血病患者带去生存希望。”省中医院血液病房医生吴迪炯说。

而在以前,大多采用骨髓穿刺方式,捐献者需要全身麻醉,相比较外周血分离,会有稍微的疼痛和不适感。

妈妈的担心,恰好在这方面。

“一开始我跟家里人商量,想加入中华骨髓库,他们比较担心。”李迪说,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完成了血样的采集,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入库4年初配成功

加入骨髓库,并不等于捐献。

要知道,目前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为几万至十几万分之一不等,每一位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都将面临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漫长等待期,李迪也不例外。

2012年,小伙子考入浙江省青春医院,成了一名内科医师。

就在入库后第4年,也就是去年10月里的一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初配成功的消息告诉了李迪,并再次就是否愿意捐献征求了他的意见。

电话中的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完成了预定的高分辨率采样、体检程序后,李迪已经为造血干细胞做好了准备。

当天,他在QQ空间中写下:“这样的机会也许我这一生都不会再遇到,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当我得知茫茫人海中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和我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如此相似,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虽然我并不知道他(她)的姓名,当终于等来了这一天,终于能为那位不知名的患者做点什么了,也离我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越来越近了。”

立即恢复日常生活

6月5日,李迪入院为造血干细胞捐赠做最后的准备。

每天两次注射骨髓动员剂,能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陆续进入到外周血液中,以便于下一步的分离、采样。

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捐献顺利进行,这位85后的年轻人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准点起床、准点睡觉,入院的他还坚持着每天体育锻炼的习惯。

昨天上午,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通过血液分离设备,李迪的造血干细胞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

捐助成功,他“感觉不错”。

“一般来说,捐献者都能立即恢复日常生活。”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周赟说。

江干区红十字会自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入库工作以来,积极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在杭高校合作,累计动员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2183人,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5例,初筛57例,高分辨率采血21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