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学生留足空间”、“要帮助学生选有锻炼价值的选题”……5月4日下午,浙江大学举办第七期“求是导师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副主任沈岩院士应邀作专题报告。两位导师分别以“导师十策”和“为师不易”为题,结合各自在指导学生中的经验和体会,为浙大和部分在杭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如何教导好学生出谋划策。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出席报告会并致辞。

杨卫在报告中给大家出的十个策略是“留足空间、因材施教、有择有责、有竞有协、昂扬志气、及时给力、不怨弱进、奖励诚信、尊重个性、一世提携”。他说,现在有很多导师特别是年轻导师,看到别的导师带很多学生,自己也急着想多招几个学生,结果往往会影响了指导质量。带多少学生,不仅要考虑体量是否适中,还要考虑有多少学生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自己又能给学生多大的发展空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设置“天花板”,不要说“你就干这一段,后面的其他同学做”这样的话,学生的潜力不可估量,看似资质平平,也许后面的发展会出人意料。杨卫结合自己带学生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个“法宝”,就是要经常给学生“点赞”,老师适当地肯定、鼓励,学生的劲头就上来了,体会到科研的乐趣,学生自然就肯钻研了。“导师的日子很长,你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要想办法怎么去面对学生,教导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做导师很难。你在想什么?你的学生又在关心什么?你是想当老板还是老师?导师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沈岩在报告中说,跟国外情况不同,国内高校科研主力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往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就像爷爷抱孙子整天“干换尿布”的活,所以做导师是很累的,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他认为,对于导师来说,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导师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才干、增加学生的能力,“师生不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更不是婆媳对立的关系,而是共生的关系。从我的经验看,师生关系会有3个发展阶段,崇拜、怀疑、趋同。老师和学生真正想到一块去了,也就是共生了。”他引用王越院士的话说,科学精神就是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化的思考、平等的争论、宽容的激励和实践的检验,希望大家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

“两个报告都非常实在,比如怎么分析判断学生的特质,怎么给学生设计目标,对我们这些新导师来说,都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参加培训的吴老师说。

报告会由浙大副校长吴平主持。浙大247位2013年新增的研究生导师以及85位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的教师代表聆听了专家的报告。

(文 吴雅兰/摄影 卢绍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