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游识猷的微信个人公众号“养个智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youshiyou-macaca-1

养了44年猴子后,史蒂芬·索米(Stephen J Suomi)接到了通知,他的实验室要被关闭,实验室里的300只恒河猴,将在3年内被送往其他研究所。

 


 

恒河猴是我们的灵长目兄弟,与人类基因的相同之处超过90%。比起果蝇小鼠,恒河猴更接近人类;比起人类,它们观察起来又节省时间(恒河猴长1年≈人类长4年),因此常被用于科学实验。

恒河猴的一生是这样的:①出生在母系猴群里,由生母抚养,有时生母的女性亲戚也会帮忙。②“婴儿阶段”,第一个月与生母寸步不离,从2个月大到6个月大时,会以生母为“安全基地”慢慢向外探索,研究环境或与其他猴子互动,探索完再回到母亲身边。③“上学阶段”,从6个月大到4岁性成熟,小猴子们会花大部分时间与同龄的伙伴玩耍。④“成年阶段”,性成熟后,母猴一直留在原生猴群里生养子女;公猴则离开原生猴群,先短暂地结成全是公猴的“纯男帮”,然后再陆陆续续分别加入其他母系猴群。这样的“留女不留男”策略,可以防止近亲交配。

恒河猴身上,存在着天生的“禀性”。

有猴攻击性强,有猴温顺谦恭,有猴乐于交际,有猴只喜欢一个猴静静坐在墙角。

和人一样,恒河猴也有“高反应”和“低反应”。猴群里大概有20%的高反应恒河猴。先天基因让它们的交感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过度活跃,它们更恐惧新事物,在遇到陌生猴时,心跳更快,血液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浓度更高。高反应公猴往往会拖到岁数老大,才不情不愿地离开原生猴群,然后试探再三,才犹犹豫豫地加入新猴群。留在家里的高反应母猴则容易因为恐惧和保守,导致对自己孩子照料不足。

另外,猴群里还有5-10%的“冲动型”(impulsive)猴。抽取脑脊液发现,冲动猴大脑里的血清素浓度不足。这让冲动猴们更焦虑,更酗酒,更难以调节情绪,一时冲动就跟别的猴大打出手。冲动公猴常常还没到性成熟期,就被原生猴群赶出家门,然后往往离群独居,活不过5岁(恒河猴正常寿命可达25岁)。冲动母猴虽然不会被驱逐,但难以结交盟友,于是基本处于猴群里的最低等级,另外,她们往往对亲生孩子照料不足。

 


 

youshiyou-macaca-2

索米做的恒河猴实验里,最著名的有两个:

一,没有母亲照顾,只有小伙伴依偎,小猴子会长成什么样?

这些小猴子一出生就被从母亲身边带走,跟同龄的其他小猴一起长到6个月“婴儿阶段”结束,然后回归猴群。

这些“同伴养大”猴,对同伴们有着极强的依恋。然而,由于幼年时,不成熟的同伴们无法及时地安抚彼此,导致了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安全依恋。

比起“生母养大”猴,“同伴养大”猴更胆怯,更回避陌生猴。不止如此,它们的血清素浓度也不足,这让它们更冲动,更容易落到猴群等级里的底部。被同伴养大的母猴,长大后更疏于照料亲生孩子。

它们,是“人造版高反应+冲动猴”。

二,天生的高反应猴,如果遇到了特别有爱的母亲,又会怎样?

高反应有遗传因素。因此,专门杂交高反应猴子,就可以培育出“特别高反应”的后代。这些“超高反应猴”和另外一些普通小猴一起,在出生4天内就被带离生母交给养母。

养母又分两种:正常养母,特别有爱的养母。

和养母一起度过6个月婴儿期后,这些小猴子同样回归猴群。

结果显示,无论是被正常养母养大,还是被特别有爱的养母养大,普通小猴都成长得差不多,跟其他被生母养大的猴子一样正常。

被正常养母养大的高反应猴,则正常展现出了它们的高反应禀性——容易恐惧,不愿探索新环境。

出乎意料的是那些被特别有爱的养母养大的高反应猴,它们比普通猴子还要低反应!它们更乐于探索,在断奶阶段也过渡得更平顺。它们与养母之间的依恋,属于超级安全的依恋。

来自母亲的充沛之爱,居然能克服先天的“基因缺陷”。在遇到好的抚养者时,看似“劣等”的基因就会转换为优势。

索米还发现,所有母猴都继承了养母的养育风格——她曾经历过什么,就会怎么养育自己的孩子。

 


 

youshiyou-macaca-3

索米据此发表了许多论文,在学界也极受关注。在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里,当谈到“早期经验如何影响未来,后天经验如何调控基因表达”时,往往会提到索米的研究。

就在索米踌躇满志时,PETA,出现了……

2014年秋,PETA开始在报纸、在地铁上发广告,谴责索米在幼猴身上做的生母剥夺实验“残忍”,声称这些实验对人类并无益处,要研究早期经历对后来的影响,完全可以直接观察人类,不需要在猴子身上实验。

索米辩解:用猴子的好处有二:所需时间更短,容易排除混淆因素。

科学界里支持索米的也不少,美国心理学会(APA)的Howard Kurtzman就发信说,“索米的研究对于理解基因和环境如何相互作用很重要,而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治疗抑郁、上瘾、自闭等精神疾病”。

然而,在PETA抗议一年后,NIH还是中止了对索米的研究经费支持。

NIH声明,这完全是因为经济因素——索米的动物房花费太大——不是因为动物福利因素,虽然时间上确实巧合了点……但是再强调一次,是因为经济无力承担,才要关闭索米开了23年的动物房。他的300只猴子将在2018年前被陆续送往其他机构,继续供科研使用。

PETA欢庆胜利,PETA的JustinGoodman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敲响了那些剥夺母亲的可怕实验的丧钟。

索米与猴子的故事,到此结束。

最后一件事,索米的博士学位,是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拿的。索米的博士导师,名叫……Harry Harlow ……

参考资料

Suomi, S. J. (1997). Early determinants of behaviour: evidence from primate studies.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53(1), 170-18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