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云无心

最近,许多媒体纷纷报道了一项“重大发现”——“白酒中发现脂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这项发现来自江南大学,论文发表在2017年10月的《酿酒科技》。在行业的大力推动下,该研究得到了广泛传播,有的报道直接演绎为“白酒有抗病毒抗癌作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喝两口了”。

yunwuxin-wine-3

新闻中的一大堆科学术语,足以让公众不明觉厉。我们该如何看待它?白酒真的有“健康作用”吗?

这不仅是个科学问题,更是个逻辑问题。

白酒中“发现”活性物质并不奇怪

江南大学多年来致力于白酒中“活性成分”的寻找。2015年,他们就发表过一篇《科学认识中国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阐述了白酒中的“功效成分”。论文中认为:“白酒中的有机酸类、不饱和脂肪酸类、杂环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含量非常丰富,能够缓解酒精伤害、调节生理节奏,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如萜烯类化合物就具有抗癌症、抗病毒以及抗炎症等活性功效”。后来,白酒行业对这篇论文进行演绎,鼓吹“喝白酒相当于服57种中药” 和“白酒养生有了新依据”等等。

所谓的“57种中药”,其实是江南大学在某种白酒中检测到了52种萜烯类化合物,被扭曲为“检测到了57种中药”,然后进一步演绎成了“白酒相当于57种中药”。

从白酒中检测到“52种萜烯类化合物”并不奇怪,因为萜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而来自于粮食和微生物发酵的白酒中残留着一些这类化合物很正常。

而这一次的“重大发现”是脂肽类物质,叫做“地衣素”。地衣素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由7个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多肽。

“有功效成分”和“有功效”是两码事

在白酒中发现“活性成分”并不稀奇。“活性成分”只是能够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影响”。对此,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首先,这些成分中有一些具有“健康功效”,但能否保证所有种类都没有“毒副作用”?毕竟,“功效”只需要有一些种类具有就行,而“危害”则要所有种类都没有才可以。

第二,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中显示“有效”的剂量是多大?在人体中是否能产生同样作用?如果有,针对人体的有效剂量是多少?

第三,即使那些成分全都“有用”而且“无害”,它们在白酒中的含量有多大?需要喝下多少白酒才能体现出“有效”?比如说,葡萄酒中的白芦藜醇被认为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但要通过喝葡萄酒达到“有效剂量”,需要每天喝上百瓶。

在这三个问题有明确答案之前,仅仅因为“发现”这些成分就认为白酒具有“养生功效”是偷换概念。“发现”只是说明分析方法很先进而已。随便拿一些水果蔬菜或者野草,也都可以“发现”很多种“活性成分”。

不管在酒中发现了多少种活性成分,酒都是致癌物

对于任何食品,我们都不能只从它“含有某成分”来评判它的价值,而是需要全面评估其所有成分对健康的影响。对健康的影响,也不能仅仅考虑“好处”,更加需要考虑“坏处”。只有在没有明显“坏处”的基础上,“好处”才有价值。

对于酒,尤其是白酒来说,酒精是主要成分。而酒精是“1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它对于人体的致癌作用证据确凿。

酒精摄入量与各种癌症风险的关系有大量的研究发表,每隔几年也会有整理分析。最近的一篇是2015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BJC)上的荟萃研究,把过去几十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梳理,找出了572 项质量较高的研究,涉及人数超过了 48万。详细的结果如下图,每个小图针对一种癌症,横坐标是每天喝下的酒精克数,纵坐标是相对于不喝酒者的癌症发生风险倍数,图上的虚线表示数字可能的偏差范围。

yunwuxin-wine-cancer

这些图表示:饮酒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喝得越多风险就越高,像口腔癌和咽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喉癌、肝癌等癌症,每天喝25克酒精(相当于1两50度白酒),增加的风险就相当明显了。

总结:所谓“白酒中发现活性物质”和“这些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抗癌活性”,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酒对健康有明确、显著的危害已经有大量的证据,不管在白酒中发现多少“种”活性成分,都不会改变它的那些危害。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公众号,系腾讯较真平台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