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云无心

最近几天,“一滴血检测癌症”这事儿很火。前一天众多媒体喜大普奔,报道“科学新突破”,后一天遍地辟谣“滴血测癌”是假的!两天下来,媒体、自媒体倒是赚足了流量,公众接收到了什么信息呢?先是兴奋了一把,然后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对科学、对媒体又多了几分戒心。

鱼腥草内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具有肾毒性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鱼腥草内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具有肾毒性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还有一个热门话题是“鱼腥草致癌”,国家食药监总局集中发布了一批“流传甚广、经专家确认”的食品谣言。其中有一条说,网上流传的“鱼腥草会导致肾病肾癌”的说法,被专家认定为“逻辑推演不够严谨,结论有失慎重”。这个例子中,公众接收到了什么信息呢?先是“太可怕了,鱼腥草不能吃了”,被辟谣之后则是“专家太不靠谱了,鱼腥草这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怎么可能有害呢?”

评论这两件事之前,先用最简单浅显的语言,把这两个问题的科学事实总结一下:

  1.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可以通过检测它的含量来“对已明确为肺癌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和疗效评价”。这种新的肿瘤标记物,比起目前我们使用的标志物,有一定的优势,已经获得批准用于临床。
  2. 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内酰胺,它是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马兜铃酸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天然毒物,可以导致肾衰竭以及癌症。有研究显示,马兜铃内酰胺在人体内的作用类似马兜铃酸,毒性甚至还要更强一些。
“纯天然”的食物并不一定是安全无害的。图片来自Wikipedia

“纯天然”的食物并不一定是安全无害的。图片来自Wikipedia

第一项发现在医学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身是一项很好的研究。不过,这样的事实对于公众的吸引力不大,可能也吸引不了人们的关注和传播。于是,为了增强它的吸引力,媒体妙笔生花地写成了《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这对于读者自然是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它表达的信息,已经跟那项研究的内容相去甚远。好好的科学进展,就这样被写成了谣言。在这个新媒体和自媒体极为发达的时代,信息的确是有“自我净化”功能。仅仅一天之后,许多专业人士就通过各种平台发声“辟谣”,以正视听。但是,经过这一波轮回,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公众,未必有多大兴趣去了解这项研究的真实信息,倒是会有很多人只是记住了“那项研究是谣言”。

第二个例子的科普本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许多人都有“纯天然的野菜绿色又健康”“吃了千百年的食品就安全”的错误认知,通过科普,告知公众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这种有毒成分,让公众认识到这种认知并不合理,是很有价值的行为。但是,“含有有毒成分”只是“可能增加风险”,至于“增加多少风险”,还要看它在鱼腥草中的含量和鱼腥草的食用量。一种食物,并不是因为“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就不能吃了,“该不该吃”“要不要吃”需要基于吃它带来的好处(口腹之欲也是好处)和风险来权衡。科普的目的,应该是如实地告知大家存在风险以及风险有多大,使大家在权衡的时候具有正确的信息基础。而一些媒体或者自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把它“简明直接”地改成“吃鱼腥草会导致肾衰竭和肾癌”,固然是很吸引眼球,也能带来流量,但也把正确的信息传成了“谣言”。当有人进行澄清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对“准确的事实”失去关注,只记住“鱼腥草有害的说法是谣言”了。

任何食物都会产生风险,区别在于风险的大小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任何食物都会产生风险,区别在于风险的大小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公众喜欢“简明直接”、“惊人绝对”的信息。但是,这两个例子生动地展示了,试图把一个复杂的科学结论以“简明直接”的方式传达给公众,结果往往是把科学事实传达成了谣言;专业人士不得不进行澄清,公众又直接把科学事实也当作了谣言。

当科学事实本身就复杂而微妙的时候,试图进行“简化”,使它变得“直接”、“明确”,结果往往是造成公众对科学的误解。如果不进行偏离事实的修饰,就不能获得广泛传播,那只能说明,这条科学事实根本就不值得广泛传播。如果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了解真实的科学事实,那么它没有被广泛传播,并不是可惜的事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