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16年转眼已逝,每年古生物界都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惊喜,2016年也不例外。

      整个2016年,世界各地公布了大约30种新恐龙,相比去年略微少一点。不得不说,现在我们正处于发现恐龙的黄金时期,相信今后每年都会有20至30个属的新恐龙加入到恐龙家族当中。尽管如此,我们探索的依然只是冰山一角,未来总是充满着惊喜以及…我们的三观也将不断的被刷新。“恐怖谷”理论或许在恐龙身上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当我们越是深入了解恐龙,得到的真相反而是令我们难以接受的。

      三观其实就是用来毁的,2016年还是有几种“奇葩”的史前神兽。在2017的之初,让我们再来盘点一下2016年的那些神兽们吧~


TOP10.肉食性的蜥脚形类

1图注:布氏盗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        恐龙的起源一直是学者们不断探究的。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出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证据。

        众所周知,蜥脚类恐龙是一群温顺的植食动物,但是它们并非在演化之初就已经奠定了自己的食性。2016年公布了一种来自巴西南部晚三叠世早期Santa Maria组(卡尼克阶,距今大约2.28-2.35亿年前)的原始蜥脚形类恐龙,从牙齿的形态来看,它们属于肉食性动物。

2图注:布氏盗龙的牙齿,图片来自论文

3图注:布氏盗龙的已知化石部分,图片来自论文

        这种奇特的蜥脚形类恐龙被命名为舒氏布氏盗龙(Buriolestes schultzi)。体形非常小巧,大约只有1.5米。前肢较小,后肢较长,是典型的两足动物,与四足行走的庞大蜥脚类恐龙截然不同,其口中锋利如同刀片般的牙齿是它最独特的地方,因为典型的蜥脚类恐龙牙齿呈现类似勺子的状态,更合适采食植物。布氏盗龙则不同,是以小型动物为食的掠食者。这是首次在蜥脚形亚目中发现肉食性成员的证据,也证实了蜥脚形亚目恐龙在早期是掠食者。布氏盗龙的发现也为早期恐龙的食性提供了关键证据,如何从肉食性演化成杂食性或植食性。

4图注:布氏盗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在对布氏盗龙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重新定义了早期恐龙之间的分类关系。使得一些曾经不属于恐龙的基干恐龙形类成为了恐龙(如西里龙),一些曾经属于基干兽脚类的则变成了更原始的基干蜥臀目恐龙(如埃雷拉龙)。

5图注:布氏盗龙论文中早期恐龙的分类


Top9.驰龙?非驰龙?

6图注:福井猎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当看到这只恐龙脚上镰刀般翘起的第二趾时,相信大家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只典型的驰龙类恐龙,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这种恐龙来自1.2亿年前的日本福井县,被称为悖论福井猎龙(Fukuivenator paradoxus)。种名“悖论”是指在它的身上融合了多种兽脚类恐龙的特征,既有原始的,也有相对进步的。福井猎龙的肩胛骨和腿骨在同类中算是较为原始的,但是复原它的内耳之后发现,耳蜗的听觉器官的大小比率几乎和鸟类相匹敌,也就是说它几乎有与现在的鸟类有相同级别的听力。副井猎龙的前肢与鸟类也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尽管它看起来非常像是一只驰龙类恐龙,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基础的手盗龙形类,与北美洲的嗜鸟龙(Ornitholestes)是近亲。

7图注:福井猎龙的骨骼已知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8图注:福井猎龙的模型以及骨骼装架,图片来自网络

​        至于为何脚上会有类似驰龙科的镰状爪子呢?其实这种特征在其他的手盗龙类中也有存在,可以视为是平行演化的结果。学者们认为,福井猎龙的牙齿也显示它们可能并非是纯正的肉食动物,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能以植物为食的杂食动物。

9图注:福井猎龙的颌骨以及牙齿,图片来自网络


TOP8.又一只易碎双腔龙!?

10图注:巨重龙的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        众所周知,易碎双腔龙由于化石的遗失,使得这种动物的体形成为了永恒的谜团。不过,最近古生物学家迈克尔·泰勒(Michael P.Taylor)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理论,又一次的塑造了一种中生代的超级巨龙。

        泰勒认为超龙(编号BYU 9024)的颈椎标本实际上可能是属于一只极其巨大的重龙的第九节颈椎。为什么认为这节颈椎是属于重龙呢?尽管这节颈椎在埋藏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变形与缺失,但是通过比对其中的细节学者发现这节颈椎与重龙的颈椎有许多的吻合的特征,进而古生物学家迈克尔提出了这个大胆的猜测,BYU 9024其实属于一头巨大的重龙。

11图注:巨重龙的颈椎模型,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巨重龙”究竟有多大呢?将这节颈椎重建过后的长度为137厘米,而普通体形的重龙相对应部分的颈椎骨长度是68.5厘米,“巨重龙”的这节颈椎长度达到了后者的两倍,重龙的脖子全长大约为8.5米,按照等比例放大,迈克尔推测“巨重龙”的脖子长度达到了17米,而全长则达到了惊人的50米!

12图注:巨重龙与普通个体重龙的体形对比,图片有RAX制作

13图注:如果巨重龙存在,那么将其放在纽约自然博物馆将会是什么样呢?

        目前泰勒的这个结论并没有被学术界所广泛的接受,或许“巨重龙”压根就不存在。如果泰勒的理论能得到证实,那么“巨重龙”将是侏罗纪除了双腔龙外体形最为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啦。

往期文章介绍:巨重龙!侏罗纪最长恐龙?

http://weibo.com/p/1001604050409705574505?mod=zwenzhang


TOP7.琥珀中的奇迹

14图注:琥珀中恐龙的复原图,作者:张宗达

        相信大家都记得《侏罗纪公园》中从包裹蚊子的琥珀中提取恐龙DNA的桥段吧。比起琥珀中的恐龙,琥珀里的蚊子还真是弱爆了(哈蒙德一脸黑人问号)。

        是的,你们没有听错。

        今年6月,两件来自著名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的琥珀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不同寻常的是,这两件琥珀中包裹了两具距今大约9900万年的古鸟类的翅膀。

        “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我们能在琥珀里发现白垩纪的鸟类——兽脚类恐龙的后裔,”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说, “但它们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你面前,我才意识到这是人类首次有机会看到真实的古鸟类。 ”

15图注:标本DIP-V-15100不同角度的显微照片,该标本被研究团队命名为“天使之翼”,图

16图注:“天使之翼”标本上层叠的飞羽清晰可见。图片来自网络

这具标本的意义,即使不说各位也能很清楚的意识到。没错,这绝对是自然给予我们最美好的时间纪念品。这两具标本的保存情况非常好,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飞羽上细微的分支。根据翅膀上的手指推断,这两只古鸟属于反鸟类,尺寸非常小且骨骼发育不完全,因此表明它们是幼鸟。而这两具标本能提供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们从细节上对反鸟类的认知。

17图注:X射线CT重建获得的前肢化石外形。图片来自网络

18图注:被树胶粘住的化石鸟类复原图。绘图:张宗达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会说:虽然说鸟类也可以算是恐龙,但能来点真正的非鸟恐龙让我们开开眼嘛?嘿,你别说,还真来了。没错,就是琥珀中的恐龙。2016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的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将这篇琥珀中的恐龙研究论文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这是一段包裹在琥珀里的非鸟恐龙的尾巴,仅有6厘米长,推测这只恐龙的全长也不超过20厘米,是一只非常迷你的小家伙。

19

图注:琥珀中的恐龙标本。图片来源:左:Royal Saskatchewan Museum (RSM/ R.C. McKellar)

        研究者为这件珍贵的标本起名“伊娃”。利用3D重建图像,研究者们推测出这只小恐龙属于虚骨龙类下的一个演化支——手盗龙类。这类恐龙普遍都具有羽毛,也是与鸟类关系最近的恐龙类群。伊娃的羽毛保留有色素的痕迹,它的尾部上表面整体呈栗色,下表面呈苍白或白色。从羽毛的形态看,伊娃的羽毛结构较为原始,介于尾羽龙和似鸟龙之间。

20

图注:一小截尾巴戳出了琥珀表面(左下)。图片来源:Royal Saskatchewan Museum (RSM/ R.C. McKellar)

21图注:琥珀中恐龙尾巴的微CT扫描图像。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由于年代实在太久远,想从这些标本里提取出DNA已经不可能。看来即使有了包裹恐龙的琥珀,《侏罗纪公园》依旧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些标本提供的信息,绝对是人们研究恐龙历史中的里程碑。对于未来,我们还是可以多一些幻想,当那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对于怀揣梦想的人来说绝对是难以言表的幸福(没准哪天真在琥珀中发现长颈鹿了呢……)。

往期文章介绍:【讲真】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恐龙的真身,一切只是开始

http://weibo.com/p/1001604050756834588584?mod=zwenzhang


TOP.6灭绝与起源

22图注:小头刚体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        从复原图上看,这还真是个有意思的水生动物。身体呈典型的流线型,有一条很长的尾巴,头部却非常的小,看起来就像是海豹与蜥蜴的混合体。

23图注:小头刚体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        这种动物被称为小头刚体龙(Sclerocormus parviceps),是继柔腕短吻龙后又一次在安徽巢湖地区发现的鱼龙形动物。刚体龙与已知的鱼龙类动物都不同,其体型比同时代的其他海生爬行动物都大且骨骼强壮,头部却很小,尾巴细长,吻部窄而细,这种身体结构在之前在鱼龙形动物中从未被发现,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态类型和演化方向。

24图注:刚体龙的骨骼,图片来自论文

​        关于鱼龙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长期探索的问题,近两年在巢湖的发现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的进行。分支谱系分析显示,刚体龙处于鱼龙演化谱系的根部位置。经对对安徽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多样性分析,论文对前人持有的二叠纪末大绝灭之后海生爬行动物演化缓慢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鱼龙形动物在早三叠世晚期演化速度非常快,且在其起源后的最初一百万年(斯帕斯亚期)里生物多样性快速发展,并快速占据不同的生境。

25图注:刚体龙以及其他原始海洋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分布,图片来自论文

2016年还有什么神奇的古生物被发现,它们又有怎样奇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呢,请看下期:2016年史前神兽大盘点(下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