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限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我可能不能充分讨论这个问题,只是野人献曝,开启这个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由于我个人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与货币政策,所以我对此格外感兴趣。在具体分析这个问题的后续影响之前,不妨让我稍微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知识。

提到政府发钱,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本应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虽然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但也绝不是闻所未闻。不过如果要讨论后续的对经济的影响,一定要先弄清这钱从哪里来。如果政府财政将通过发债和未来的税收收入来承担这部分支出,或者这批“红包”本来就是财政盈余,那这个问题就是财政政策层面。如果如题目中所说,这钱是通过央行“开动印钞机”产生,那这个问题就是货币政策层面。现实中央行有更隐蔽的手段制造货币,开动印钞机一般是超高通胀中金融体系瓦解后的权宜之策(如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土崩瓦解的时期,以及前几年的津巴布韦)。

一、 财政政策层面

虽然从理论上讲,无需纠结于派发的现金是财政盈余还是来源于政府债券,不过一般认为财政盈余返还国民是理所应当的,如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就曾多次对居民派发财政盈余红包。政府通过借贷向国民返还现金也很常见,最主要的体现形式是减税。比如在小布什执政期间,尽管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出现财政赤字,但小布什政府还是推动了减税计划,旨在拉动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虽然财政存在赤字,但只要经济不断增长,政府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就不一定会提高,政府也就不会存在融资问题,亦即西方媒体常提的(growing out of debt)。近来欧元区频出的主权债务危机症结则在于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增速远逊于债务增加速度,债务占比不断攀升。政府通过退税和派发红包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财政乘数,即通过政府增大开支或者退税,经济可以被成倍拉动。关于财政乘数的研究数十年间从未间断,关键在于至今未有足以令所有人信服的结论。

二、货币政策层面

当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负担这部分支出,便只能依靠央行。虽然超高通胀时期的各种轶闻故事往往最吸引眼球,但大多数时候央行并不需要加班加点印钞,而是依靠更加隐蔽的方法。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政府债券属于资产,而流通货币属于负债。通过政府对央行定向发放债券,可以很轻松地同时扩大央行和财政部的负债表。央行手握更多政府债券,而财政部则拥有了更多的现金资产,而财政部只需要按正常程序将这笔钱存入相关银行的国库账户,“造钱”的过程就完成了。与正常的国债发放不同,央行可以照单全收,因此国债供需无须由市场决定,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增加,自然会带来通胀。这个过程叫货币化债务(monetizing debt)。

历史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拉美国家更是重灾区。由于拉美政治长期存在民粹主义的阴云,政府往往承诺不切实际的福利又不愿意提高税收,因此只能依靠央行买单。央行对债务货币化,一般会带来通胀,进而导致本币汇率贬值。而拉美许多国家又采用固定汇率制,这就导致货币危机不断发生。外国投资者和本国富裕阶层看到通货膨胀的隐忧,往往会将资金汇往海外,导致资本外流,对本国经济进一步造成打击。

三、问题讨论

以上简要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现在准备具体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基于你的问题,你想分析的是以上的第二种情况,即货币政策层面的影响。

(1) 首先,正如你已经提到的,这种全民派钱的行为肯定会带来通胀。实际上,1980年代的早期货币经济学模型,由于技术的限制,经济学家往往在分析中直接假设所谓的直升机空降货币(helicopter drop of money),也就是你谈的这种情况。古典经济学中假设名义变量中性,即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实际经济。凯恩斯和新凯恩斯经济学则通过论证得出货币政策可以在短期影响经济走势,当货币政策的幅度不是很大(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发钱数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一方面总需求因为消费和投资得到拉动,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价格粘性,物价上涨相对缓慢,进而带来经济增长。但你提到的这种情况,货币投放的规模将超过当前广义货币总量M2,因此会出现大幅通胀,对经济的负面肯定远大于正面。

(2)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应当是相当负面的。首先,正如拉美的情况,通过央行印钞发钱会极大地打击本国和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进而造成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如果央行不进入干预,货币将大幅贬值,而背负外国债务的本国企业则是最大的受害者。如果央行进入干预,外汇储备将会迅速缩水,市场上的流通货币量则会相对减少。其次,由于价格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核心的信号作用,高通胀将会严重削弱价格传递供需关系的效果。一些价格相对粘滞的商品将会迅速脱销,而商家往往会倾向于囤积居奇,对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如果把经济看成一块大蛋糕的话,印钞发钱无疑会令蛋糕缩水。

(3)对于分配效应的影响,其实很可能是负面的。尽管人人发钱听上去十分平等,甚至有一种共产主义的感觉,但实际上对于分配状况的影响可能是相当负面的。试想一下,当人人获悉央行发钱的计划之后,商品价格水平肯定会应声上涨,这意味着每家已有的现金财富顿时缩水了。除去极端赤贫的群体,中低收入的家庭在现金和存款资产上的损失会大于国家的红包带来的收入。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受益的是高杠杆率的家庭,除去极端贫困负债累累的情况以外,一般高杠杆率的家庭往往是高净值的家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家庭A是高收入家庭,在北京拥有一套房产,价值一千万人民币,其中贷款五百万。如果政府突然发钱,引来高通胀,家庭A的实际债务其实大幅减少,但收入(往往是工资和投资收益)和房子的实际价值则一般不受通胀影响,对于A来说,其实相当于冲销了大量的债务。而家庭B是低收入家庭,同样在北京打拼,一直在努力攒钱为房贷首付做准备,突如其来的央行发钱虽然带来了一些收入(原题假设十万元),但物价连同房价大幅上升,之前的银行存款严重缩水,其实是受损的一方。

在高通胀周期,名义资产价值缩水,而其他资产则不太受影响。名义资产指的是银行存款,因为银行存款利率是先行固定的,因此高通胀会导致存款(包括国债的类似的名义资产)缩水。由于银行贷款同样是预先确定利率,因此借贷者往往可以从高通胀中受益,债务的实际价值其实是同样减少了。因此高通胀对于资产结构中以名义资产为主的群体,一般是低收入与中老年家庭,是不利的。对于资产结构中多以投资资产为主(比如证券、不动产和经营企业)而背负名义债务(比如银行债务)的高竞争家庭,是大为有利的。甚至,由于为了规避通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类投资资产的价格还会上升,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关于这一问题,其实学术界已经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本轮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分配效应影响,我和我导师也有一些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课题。

四、总结

尽管全民发钱听上去很美,但其实会拉大贫富差距,一方面经济受到冲击,中低收入家庭可能面临薪酬减少甚至失业的冲击。另一方面中低收入家庭的财富会缩水但高净值家庭的资产不但不太会贬值,甚至可能升值。从政策分析的角度讲,温和的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还没有定论,但如此剧烈的政策很有可能拉大贫富分化。

最后谈一个历史上的例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进行私有化经济改革,其中一点是讲苏联立国以来的所有国有企业以债券的形式平均分配给国民。每人获得的私有化债券价值一万卢布,在当时应该说是价格不菲,但分配的结果是带来巨大的经济动荡。本应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造成需求上升,由于市场上供应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催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私有化券的价值直线下降,连带的是居民储蓄的价值。而富裕阶层则趁机低价购入私有化券,进一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寡头。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供应短缺,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

由此可见,经济政策的复杂与影响的深远,可能远超人们的想象。一些善意的初衷也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严重后果。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博扬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直接发钱给老百姓不可以更好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如何用最基础的经济学知识解释 2008 ~ 2011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