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剧作原理、市场要求、观众预期和导演个人因素四个方面入手。

一、剧作原理

36种剧情模式。早在18世纪,电影产生之前,意大利剧作家卡洛柯奇指出:世界上一起的剧情模式都可归纳为36种,在20世纪初,法国剧作家乔治普罗第对卡洛柯齐的说法又进行了进一步发展,总结并列出了具体36种剧情,这就是后来所谓的“36种剧情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剧情只有36种,万变不离其宗。剧情是故事的讲述方式,既然电影是用来讲故事,就必然受到“36种剧情模式”的制约,也就是说所有产生的电影,从本质上来说,只有36种剧情。所以,可以概括说世界上所有电影都只是基于36种剧情的讲述、结合,现阶段大部分电影还是以一种剧情模式为主,其他剧情模式为辅的剧情有机结合。例如《V字仇杀队》是一部可以归于“壮举”的剧情类型,但其间掺杂了“释迷”、“复仇”等剧情类型。

类型片特点。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根据故事特点、整体风格、固定套路等总结出“类型片”这一概念。剧情作为支撑电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每一种类型片上都留下固有的痕迹。例如动作片会有主角逐步成长最终战胜反派、爱情片会有相爱两方历尽艰辛终成眷属、恐怖片会有神秘事件最终真相大白等等。所以,当观众观看了足够的类型电影,就会不自觉对电影剧情产生预判,加之类型片剧情的固定套路,所以就才会有“重复”的感觉。

二、市场要求

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已经完全成为一种“商品”(无贬义),既然是商品,就要面临所谓的“投入”和“产出”,电影越来越需要考虑制作资金的投入和市场效益反馈之间的关系,追寻“利益最大化”。

市场需求。对于成熟和健康的电影工业体系,拍什么电影,市场应该是第一决定因素。所谓“拍过很多次的故事和剧情”,说明经过市场检验,这些故事和剧情是观众想要看到的。举一个生活的简单例子:为什么我们会在街头巷尾见到那么多的沙县小吃?是因为人民需要这个物美价廉的快餐小店,这放在电影上也是同样适用。那么,观众为什么需要这些?道理也同样简单,因为这些故事和剧情足够精彩,对观众有巨大的吸引力。例如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哈姆雷特》,多少年已经数不清次数的通过各种改编被搬上电影屏幕,原因就是它的故事曲折而又引人入胜、人物塑造立体且性格鲜明、寓意符合普世价值观同时也满足猎奇等等。

风险控制。随着电影工业化发展,电影从制作、发行、营销等各个环节都越来越专业化,那么成本核算、市场预判、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电影是一门需要大额资金投入的生意,投资人需要对市场效益有一个预期,才会甘心掏腰包。至于那些“拍过很多次的故事和剧情”,起码是经过市场检验说明具有一定预期收益的。例如《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是具有特定市场受众人群,那么对于这些故事和剧情,只要经过合理化制作和包装,在市场上即使不会具有高收益,也不会出现较大亏损,再说翻拍方面,如斯派克里翻拍韩国电影《老男孩》、马丁斯科塞斯翻拍香港电影《无间道》都是因为原版有着优秀的市场表现。

三、观众心理预期

对于那些已经具有相似套路的故事和剧情,到底是什么吸引观众能够心甘情愿掏钱再去反复体会呢?

有些观众可能会认为,一部电影之所以可以让人沉浸其中随着故事产生情感波动,是因为我们在观看故事的进行,去期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其实不是这样,一部电影呈现给观众的,不应该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而是一个“合理化”结局,也就是说,随着故事的开始,发展,剧情会导致一个不可逆转、理所应当的结局,观影后观众应该觉得整个故事发展逻辑上应该是严丝合缝且能够自圆其说的。在有些电影书籍中,“结局”并不是翻译成“ending”,而是“solution”,即电影故事中所有的情绪、情感、事件都得到了诠释性的“解决”。所以,当面对一些我们能够在猜出结局的电影时,我们观影所期待的结局并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在电影中它是如何发展到结局的,例如演员如何塑造人物、叙事如何推动剧情、道具如何进行重现等等。

四、导演的个人原因

导演作为在电影制作环节最具有决定权和话语权之一的角色,其个人喜好、风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部分导演对于某些故事和剧情的偏好,自然会去促成某些观众可能觉得重复的故事和情节的电影拍摄。例如奉俊昊的《汉江怪物》与好莱坞怪物灾难片大同小异、昆汀的《被解放的姜戈》与原片情节相似,这些都是夹杂了浓重导演个人情怀的电影,也是更多因为导演个人原因才会产生“不厌其烦地地翻拍”。

— 完 —

本文作者:默罕默德铁牛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香港是寸土寸金,为什么 TVB 里很普通的警察无论是主角还是客串的家里都是超过百平米了,只是剧情需要吗?
有哪些好的小说翻拍成很烂的电影/电视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