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明 谢谢邀请,估计你看我在国金吃了彭博的零食太多了把,mark,下班后翻一下彭博的自传,他创业的经历,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我把问题修改回答。因为题主问的比较细我不是特别了解。职业病把问题拆分回答。

我主要讲讲Bloomberg是怎样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回溯历史能够更好的看清楚他今天的局面,以及未来如何挑战他。

1. Bloomberg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抓住了金融用户哪些痛点?
1.1 Micheal Bloomberg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个#纯屌丝 #名校学渣 #工科转MBA #学生干部 #勤工俭学 #国防生。
Micheal是个俄国移民后代,1942年出身在波士顿的郊区,父母是中产,老爸是个牛奶厂会计,通过-berg这个姓氏,他是个犹太人(参考 怎样识别一个人是否是犹太人?)。从自传来看,他对商业很有激情(或者换句话说屌丝对金钱都有强大的欲望)。
读书不是个好学生:他在公立高中的大部分同学拿到了最高学历高中然后毕业了,他比较特殊去了John Hopkins的EE本(还是别人建议的),26岁哈佛MBA毕业。
本科大部分成绩是C,但是是个混学生社团的“学生干部”,Phi Kappa Psi社团校主席,和校际连席董事成员。参考:Phi Kappa Psi 喜欢跟人打交道,不想做码农。
研究生阶段在哈佛一般坐最后一排,拿了国防贷款,并在停车场勤工俭学。
(学渣们,这个桥段熟悉吗?垃圾高中顶尖生,到了名牌大学被学霸秒,GPA低以选错专业萎靡,搞社团自high)

(Mike的本科社团生活很丰富)

毕业了去哪?
他#不太爱走寻常路#,去了投行做销售。
毕业前天天撸,想去参军当个中尉的,因为平足被刷了。到了最后几周,求职计划都没做,渣到底了。有个Steven的同学建议给高盛和所罗门打打电话。然后他打了,然后拿了高盛和所罗门的Offer,拒了高盛,去了所罗门。他没去做投行和研究,去了销售部门,这个长春藤和富二代不愿意干的部门,跟现在不同,投行销售这个姿势被大众觉得比较low。高盛的著名合伙人古斯塔夫-列维面试了他,所罗门是威廉-所罗门面试了他。因为高盛的列维被同事尊敬称为MR.xx, 而所罗门的威廉被人叫比利。他对高盛的氛围略表不爽,所以他选择了所罗门。(这个屌丝还是有点硬。)
然后就是干了15年,一直干到合伙人。另外最后一份工作还顺带负责了计算机部门。主要是负责记账、向分析员和交易员提供数据支持。
(记住这是1981年。那一年8月IBM PC 5150推出来,CPU运算能力跟文曲星差不多。)

1.2 他为什么要创业做资讯?
自传中,有大把的例子证明他如何异常的拼命,如何拿到合伙人的位置的,可以看我3年前摘录的一些文字。
Bloomberg by Bloomberg摘录 « Ben is Simple!
1981年,所罗门被人收购了。作为合伙人,拿了1KW美金CASH OUT了。
31岁拿到合伙人,39岁离开所罗门,开始牛逼了。
失业干点啥呢?当时明星行业汽车、钢铁这些都是富二代的产业,他就琢磨小个体户还是搞点三产吧。
懂金融的没有我懂计算机,懂计算机的没有我懂金融,所以就给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数据支持吧。跟一般创业人不同的是,他手里有1KW现金,从所罗门挖了3个人就开干了。

1.2 当时客户的痛点是什么?
风口来了
80年代初债券市场蓬勃发展,请注意陡峭的曲线

客户痛点:
当时债券收益计算还是需要2B铅笔,从报纸查价格然后算收益率。当债券太多的,因为计算能力不够,有的时候市场需要停止等大家计算好重新开市。一般大的券商需要博士才能懂计算机系统。怎样算国债跟公司债的收益差异是大家的难题。

单产品切入提供令人惊叫的的客户体验:
YA 指令+债券名称,一键,客户体验爽到极致,信息不对称就是金钱。
(不确定当时具体产品形态是什么,下图是YA指令的截图)
Bloomberg提供所有债券的报价信息和收益率曲线。

说个小插曲,Bloomberg Keyboard的Enter为什么改造成Go吗?因为客户体验,因为Bloomberg觉得那个比较像大富翁游戏的“GO”,GO,让我们厮杀吧。

1.3 当时其他竞争对手是如何满足这个需求的?
有个大象,市占率还挺高:
Telerate系统(Dow Jones)和Reuters是当时债券信息的主要提供人,绝对主流。
请参阅Telerate,风流倜傥,IPO,有干爹Dow Jones。
当时Bloomberg光提供信息还是不能干掉这两家吧,毕竟他们有干爹,也有提供债券信息和收益率计算的系统,70年代Telerate还是绝对的主流。
Telerate后来为啥失败呢?
因为Telerate客户体验很差,他的报价信息是一家经纪公司提供的(Bloomberg是美林提供的报价信息,这边需要介绍一下,经纪业务没有撮合交易的牌照只是撮合不同券商交易的中介,美林是券商可以跟客户做交易),Telerate没有考虑买方(交易员和基金经理)的用户体验是Bloomberg能够胜出的主要原因。Bloomberg可以提供在不同前提假设下可以直接计算投资品的收益,而Telerate只是提供一个干巴巴的价格页面。
后来Telerate命运多变,转手多家,最后卖给了Reuters.

1.4 抱大腿并保持快速迭代开发
美林购买了最初的demo产品,付了60w的开发费用和每个月1000美元服务费,并付出3KW美金占了30%的股份。并让Bloomberg五年内不准卖给美林的14家主要高帅富竞争对手。

(码农渣渣们,有没有一点Lean Startup的赶脚)

Bloomberg上面债券价格信息是美林提供的,所以美林会帮助Bloomberg卖更多的终端给客户。这一定程度违背了信息提供者的中立性原则,但是早期企业没有办法,相互利用,美林和Bloomberg都需要抓住债券交易的市场机遇,屌丝逆袭。

1.5 全面反击向巨人挑战
是安心做一个债券信息的细分提供商还是全面向商业新闻寡头Reuters(欧洲寡头)和Dow Jones(美国寡头)提出挑战。
开战:
WSJ报纸开始引用Bloomberg的债券报价;(WSJ和Telerate有一个共同的妈Dow Jones,你说多讽刺);
把WSJ的人挖过来做Bloomberg NEWS,直接进攻DJ和Reuters的核心商业新闻业务;(90年代,经济危机,很多记者失业,机遇来了)
Bloomberg Radio;
Bloomberg TV;
王国建立!

这个里面有个类似乔布斯说服斯卡利不要卖糖水的典故。
Bloomberg劝说WSJ记者马特加入公司的一段文字。

中立性,应该是Bloomberg资讯的主要卖点。敢登习大大家的新闻,也是十足的勇气,那段时间Bloomberg被屏蔽的厉害。

1.6 巨头逐渐衰败
Reuters收入和净利润,收入12.9B,利润1.1B,市值30B

Dow Jones 在2007年以5.5B 美金被21fox收购;

Bloomberg因为是私营公司,没有财务公开,大约收入在8B左右。
Bloomberg continues to dominate financial data market despite snooping scandal
从2008年在美林日子不好过,Bloomberg赎回自己的股份花去了4.4B,算算公司价值至少也在13B以上。

屌丝逆袭成功!

2. Bloomberg用什么手段维持了这种黏性?或者这种商业模式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商业黏性?
本来我想提一堆中立性、对员工的热爱、对使用者不断培训提高壁垒、交易和讯息一条龙集中服务、7*24服务之类的细节的,但是我觉得书中这句话,基本解释了现在Bloomberg的核心竞争力。

3. 有没有新的需求,有新的工具可以翻身干掉彭博?
有可能,挑战巨头的一定是被巨头看不起的小蚂蚁。
但是前提是只有未来资产管理行业本身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Bloomberg的高服务费模式可能会被颠覆。
如果未来资产管理行业,草根也可以做投资经理,投资直接变成p2p形式,投资者可以直接把钱交给投资经理,没有买方代理(基金公司)和卖方代理(券商研究部门),数据获得越来越容易,用互联网社区众筹解决信息不对冲。
谁又知道呢?我有点痴人说梦,Big idea永远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就如同比特币跟法币的斗争一样。

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Fintech领域的创新公司:
1. P2P领域火球网通过机器挖掘分散投资P2P网贷(中国垃圾债创新的一条龙)
火球计划 – 火球理财网
2. 雪球的民间社区的投资经理未来的私募产品的发行 (中国的民间股权投资经理)
私募工场 – 雪球
3. 以及私募一级市场的it桔子和各种天使众筹网站

互联网在逐渐瓦解最后一个利用信息不对称的金融行业。

做个广告,在Fintech有任何想创业的屌丝,我可以免费做海外标杆调研服务,FREE,为信息对称贡献一点力量,方便您未来跟投资人忽悠交流,欢迎私信我。
屌丝帮助屌丝。

@韦昌明 花的时间好像比想象的长,写了4个小时,希望能够解答你的一定的疑惑,有点答非所问,哈哈。

参考资料:
1. 我是布隆伯格(高清).pdf_百度知道
2. wikipedia

— 完 —

本文作者:戴斌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彭博和路透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价值分别如何?如何理解这类金融数据、终端机与媒体业务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彭博终端的内容与其财经网站上的免费内容有何差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