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2014 年全明星周末最大的乐趣在于,贝里内利和凯里 – 欧文这俩货。

“虽然维特斯、杜兰特、勒布朗们在前面玩命表现,但我们不声不响,在最后才低调又狠辣的一举抢走奖杯了,咩哈哈真不好意思啊!”

看他们举起奖杯,憋住以上这句话不说,满脸暗爽的表情,真是太妙了。

———————————————

而 2014 年全明星周末的最大灾难:乔 – 约翰逊。以下是理由:

 

A 在三分球大赛上,他花了 56 秒投完前四个点。当然,当然,我们知道他招牌的拔投三分手法不适合三分球赛,而且自从跟皮尔斯同队以来,投篮越来越坐地炮,但许多射手都会在三分球大赛上稍微变换些投篮姿势(比如佩贾和德克,顺便说句,这俩货脚不离地也投得进三分),就像在说“虽然我也不想跟你相亲,但既然把我叫来吃相亲酒了,咱们就假装聊聊爱好吧”,而乔 – 约翰逊的架势就是“老子根本不在乎,而且要让你们今后再也不想邀请我来全明星赛了!”

B 在全明星赛上,他只做一件事:投三分。仅此而已。于是他的存在感还不如科比和韦德。前者第二节解说了半节比赛,后者出现在每个板凳镜头里。

C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他会进全明星阵容呢?史蒂文森和洛里会让比赛更麻辣火爆,而非乔 – 约翰逊会给人一种“对,我就是让看全明星的人觉得这玩意取消算了”的感受。我知道,他是网的首席外围射手,但网战绩复苏更多跟 KG 打中锋和 AK47 有关。顺便,2 月份以来乔 – 约翰逊六场比赛一共得了 67 分。就随便说说。

———————————————

由乔 – 约翰逊话题延伸开去:德克今年也打得没精打采,邓肯在过去六届全明星赛一共得了 21 分。情况正变得日益诡异。我的想法是:

设立个新规则,如果一个球员确实不想打全明星,那就把他选入全明星,保留全明星的荣誉,然后允许他请假,另增候补。如此,类似于本季阿尔 – 杰弗森、考辛斯这样的球员就有资格入选了,而且他们的态度一定会比乔和德克积极。

———————————————

同理,三年前我就想了:每场比赛前先给科比和勒布朗发个全明星 MVP,然后开打,避免他二位又把比赛搅成粘球单挑局。今年没科比了,但杜兰特接了班。他和勒布朗俩人从开场第一秒就显示出以下姿态:

“我不能显得太急不可耐,但我真的想赶紧多刷一点数据啊,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拿 MVP 了……哎我是不是打得有点刻意?算了我再装大家也看得出来,哎还是就这样努力打吧!”

———————————————

杜兰特本周末最__(请自选词来填)瞬间:

中场前,三人快攻对空篮,他来得及给格里芬送个空接,来得及一条龙扣篮,但他来了个急停三分——而且没进。

这就像三个人在即将坠落的飞机上,面对一个降落伞包;杜兰特二话没说抢了降落伞包跳下去了——结果拿错了,是个工具包。

———————————————

勒布朗本周末最__(请自选词来填)瞬间:

欧文一记三分球,东部 153 比 152 反超;下一回合,杜兰特单挑勒布朗,撤步三分远射 155 比 153,解说员大叫“勒布朗会还一个!勒布朗会还一个!!”

勒布朗恶狠狠的架起肩膀,朝杜兰特努去,突了两步后……他传球了。

———————————————

科比本周末最__(请自选词来填)瞬间:

赛前,科比接受了一段超级冗长的采访。不知死的主持人问他今天没法打比赛了,想干点什么,科比斜了他一眼,然后说了段,大意是:我会撤后一步看比赛,说点儿垃圾话,希望有一场好比赛之类,咩哈哈。

若非当时有观众,这个主持人已经被科比掐死了。理由一:跟比赛狂魔科比说没法比赛的话题,就像现在去问保罗 – 乔治脱衣舞女事件一样敏感。理由二:科比在说话前发了他著名的假笑。就是武贾西奇还在湖人队时,科比总是发出的那种声音很厚、殊无快意、呵呵哈哈、一副“我其实不想笑,但要显得很合群,其实已经想把你嘴贴上封条塞进我的汽车后备箱里了”的样子。

———————————————

本场 MVP 是欧文,实至名归。他干了 2001 年艾弗森的事:带领全队奋发逆转,而且投进了该投的三分球。而且,不比不知道,他本场和保罗你来我往的瞬间,足证他的完成度。

多说几句:

欧文的组织节奏还不如保罗,射程也不像库里那么夸张,防守、单挑突进和守转攻也不比沃尔好,但他的技艺完成度——运球、传球、投篮的结合——却是保罗级的。本场是个明证:给他自由的体系和一群投得进球的队友,他可以在不着力的情景下,打出怎样的数据。

但本场东部最大的赢球功臣,是沃格尔教练。

他的做法很简单:保留手最热的几个(除了勒布朗),以及诺阿。以前东部队常用活塞四人组追分——当然也很杀风景——诺阿的作用是类似的,只是更活泛。进攻端,他和勒布朗的组合莫名其妙的完美,防守端,他是全场最不给对方面子的。

出于天晓得的原因,勒布朗每逢穿长袖球衣,投篮手感就会出问题。

———————————————

全明星三分赛的新规则很好玩:自己指定个彩球点,专门刷分用。这简直是公开指明“全联盟注意啦,以后别让我在这个点投篮,因为这是我的彩球点!”

——实际上也是。比如,勒夫把彩球点设在左翼 45 度,实际上他本季投出的 304 个三分球,左翼 45 度有 164 个。

——但真投起来,左翼 45 度他只有一中。我猜他投篮时想:

“哎,没有挡拆切出接球,直接在这里拿球投篮,感觉怎么就差了一点呢?”

———————————————

贝里内利的点在右底角,首轮,投出两个三不沾,但彩球 9 投 7 中,西部第一。决赛加时,又是开局慢热,但最后十二个球只漏了俩。

这时波波维奇在干嘛呢?以我的猜测,他应该在画“如何用贝里内利的右底角三分跑位牵制,给邦纳制造一个弧顶三分机会”的战术。但也未必——我们以为猜到他所想时,他却总会又往前想一两步。

顺便说句:贝里内利的容貌,就像年轻的史泰龙抹了漂白粉,然后贴了撮胡子。

———————————————

2014 年扣篮大赛,双方第一轮自由扣阶段,肯尼 – 史密斯们复读机一样说:

“It’s nice.” “It’s really nice.””That’s nice.”

事实上也挺 nice。保罗 – 乔治的侧身扣,麦克勒莫的击地接球左手战斧扣,利拉德的胯下扣,都挺好看。但进入正赛,感觉就全乱了。

———————————————

德罗赞的接球胯下扣篮,是 2000 年卡特第三扣的翻版,实际难度不低,但展开不充分。

保罗 – 乔治的那记“360 度胯下转身扣”非常动人,确切说,在把球送过胯下前,那一扣是完美的:360 度旋转,舒展,送球过胯,但之后就平淡无奇了:他滞空,把球直直的举起,像刚够到筐似的,扣进去。

换个比方,斯塔克豪斯和乔丹在全明星扣篮赛上,都有过罚球线扣篮,但两者的区别:斯塔克豪斯扣完就完了,乔丹 1988 年那一下,空中有展臂,下落时向前,整个显得行有余力,张驰自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约翰 – 沃尔的定鼎一扣,被多米尼克 – 威尔金斯说是“许多年以来所见最好的一扣”,事实也是如此。接球,跨人,过筐,展腹脑后反扣。这一下既有难度,同时还有足够的力量——沃尔接球之后起跳,跨人,空中有一个屈身的动作,随后是一记展开反扣。这一紧一松、一收一张,才促成当日最好的一记扣篮。

但当日最佳情景,还是麦克勒莫扣篮时:他先给鲨鱼送了件“沙克勒莫”的国王球衣,然后请鲨鱼在王座上坐好,他负责飞过鲨鱼。第一次飞失败时,鲨鱼给出了一脸“老夫就是陪你玩玩,别当真,可这小子真还想在太岁头上动土,飞老夫一个,嘿嘿,失败了吧,鲨鱼老爹是好飞的么”的表情。

———————————————

还是多说几句扣篮大赛。

在此之前,所有媒体都在反复念叨这句话:三个全明星!三个全明星参加扣篮大赛!!1988 年以来最华丽的扣篮大赛阵容!!!——嗯,这种感觉就像“嘿,虽然四届世界小姐勒布朗 – 詹姆斯还是没有出场,但我们这期《花花公子》封面有三个环球小姐噢!!”

然后,本届的赛制被 NBA 大肆渲染过了:东西部分组,每边儿三人;先大家自由扣一遍,然后一一单挑,败者被淘汰;哪一边先胜三盘者为胜。这比法的好处:一一单挑,每一轮都是决死战,会很刺激。如果乔治、沃尔、利拉德、巴恩斯、罗斯、麦克勒莫们有天分,应该懂得如何把每一局塑造出角斗士般的感觉来。如果你看过 1988 年扣篮大赛录像,很容易明白:乔丹那最后一扣所以经典,是因为此前箭在弦上,非 49 分不能赢。就是这种紧张,促成了经典。

坏处则是,我们已经看见了:

到最后,胜者是东部队或西部队,而非一个人。而且,东部三连胜后,比赛立刻熄灭;没等高潮,就哑火了。

这就剩下这个问题:扣篮大赛,我们在看什么?

奈史密斯教授 1891 年发明篮球这个仰着头投球的游戏时,一定想不到有一天,地球上有那么多人高马大还能跳的家伙,会劈里啪啦居高临下,在十英尺高的篮筐以上耍流氓。在 50 年代,扣篮屈指可数的岁月里,比赛中扣篮只是一种保险的进攻终结式;但到 60 年代,悠长细密的篮球比赛里,扣篮成为了一个花样翻新的爆破点,像是相声里抖包袱、电影女主角露肉。

早年的扣篮名手,比如康尼 – 霍金斯、斯班瑟 – 海伍德和 1976 年扣碎篮板的达里尔 – 道金斯,都以力量著称:其实是变相的蹂躏篮筐,散发多余荷尔蒙。

1976 年第一届扣篮大赛,正值 ABA 的诸神末日。那届扣篮大赛,如今看来很是华丽:乔治 -“冰人”- 格文、大卫 -“天行者”- 汤普森这俩货两年后会分别在 NBA 打出单场 73 分和单节 33 分,这一晚先后玩了 360 度风车和 360 度转身。当然,最后是 J 博士那记开天辟地、罚球线起跳的御风而行滑翔扣,终结了一切。这是扣篮大赛的开始,是 ABA 的结束,很恰当:因为 ABA 就是一个招引年轻球星、用彩色篮球、玩花式风格吸引球迷的荷尔蒙联盟——所以里面的爆炸头、吸可卡因和让女记者怀孕事件也尤其多。

NBA 的扣篮大赛,得到八年之后的 1984 年。那时候,扣篮大赛和三分球大赛还很新鲜,比如伯德就很愿意连续去三届三分球大赛,击碎所有人的自信心;J 博士、乔丹、威尔金斯、滑翔机们排着队参加扣篮大赛,赢了一次还不过瘾;170 公分的斯巴德 – 韦伯年复一年玩他的 360 度转身扣和空中接球反扣,积极度不下前几年的内特 – 罗宾逊。

那又是一个太初的时代,观众们首次看到这些奇诡华丽,天马行空的动作,当然会被震惊。乔丹和滑翔机用飞翔把飘逸做到了极致,威尔金斯把反扣、风车空接这些暴力美学玩到了渣都不剩;斯巴德 – 韦伯 170 公分把矮个子的绝活玩到了极致,所以到 1986 年,扣篮赛已经得靠花活了:杰拉德 – 威尔金斯展示了飞越椅子的罚球线扣篮,那是扣篮赛第一次用到器具。

这个阶段,扣篮大赛就像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香港三 级 片。你知道,1988 年香港电影开始分级,于是 90 年代初,香港艳情片百花齐放——恰如 1984 年 NBA 始开扣篮大赛后那几年的繁华。于观众而言,看个新鲜热辣,争相目睹;于演员和制片方而言,利益在前,纷纷下海;于是各类打破想像力禁忌的花招,一一上演。有明星(叶玉卿、李丽珍、杨思敏),有票房,有名导,而且大家看个新鲜,多好啊。

到了 90 年代,因为乔丹和威尔金斯们已经把花式耍尽,后来者只能发挥想像力耍宝:迪 – 布朗在 1991 年左手蒙眼劈进了一个扣篮获得了冠军,塞巴洛斯 1992 年用布条蒙住了眼睛进行了盲扣。而且 90 年代,明星们不愿意来玩了:两届扣篮王哈罗德 – 迈纳,在 NBA 是个根本没机会上场的替补球员。1996 年,布伦特 – 巴里成了扣篮王,但他那次真正的噱头是:罚球线起跳扣中之后,他解开外套,露出球衣上“白人也能飞”的字样。

这就像 90 年代末的香港三 级 片,老一代艳星不肯再露身段了,传统套路也拍得差不多了,只有新明星还肯赶年轻上来抖擞,但因为缺票房号召力,只能靠些搞怪噱头支撑——这就是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 NBA 扣篮大赛,先头的巨星玩遍了花样,明星们也不肯下来玩了,只有年轻人自己耍耍宝,混脸熟。

之后的 NBA 扣篮大赛,就义无返顾的朝着两个方向前进了:一耍噱头,二增难度。前者比如 JR 史密斯飞越马丁、内特 – 罗宾逊飞越老韦伯、德怀特 – 霍华德穿件超人披风、杰拉德 – 格林吹蜡烛、格里芬飞汽车,后者比如 2002 年理查德森的接弹起球 + 胯下换手 + 大风车,比如伊哥达拉著名的板后斜飞接球反扣。NBA 也不可谓不努力,一直哄着观众入场:甚至把决赛投票权让给观众。但是,大家还是年复一年,觉得扣篮大赛不好看。

这就像 21 世纪的香港艳情片,基本靠炒冷饭(《金瓶梅》被拍了多少遍)、找新鲜面孔(雷凯欣)、卖概念(3D)、搀杂各类元素来哄人看——这就像近些年的扣篮大赛,企图求新求变,加入网络投票、汽车入场、超人斗篷等元素,越来越玄幻,但不像扣篮大赛了。

实际上,回顾历史,很容易发现:一届成功的扣篮大赛,就像一部成功的三 级 片:

你得有有号召力的明星,因为明星代表着话题;乔丹的一个罚球线扣篮可以被人记一辈子,斯塔克豪斯的罚球线扣篮谁还记得?更重要的是,你得有一个把球场点燃的人,就像艳情片得有一个够火辣的女主角。

2000 年扣篮大赛之所以惊世骇俗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一方面,那场扣篮大赛卡特、麦蒂和弗朗西斯没有乱七八糟的噱头和花样,都是真枪实弹的比着扣得更劲爆、更飘逸;另一方面,那一晚,卡特、麦蒂和弗朗西斯,不只是扣篮,他们还在点燃观众。

如果回看 2000 年的卡特,总结他当晚的所作所为,你会发现:

他的五记扣篮——左翼 360 度风车、底线 360 度风车、胯下换手风车、砸扣塞进前臂、罚球线双手扣——难度都不算最顶尖,至少不如理查德森那么难。尤其是砸扣伸前臂,简直朴实无华到了极点。为什么动人呢?理由如下:

A 卡特的动作过于舒展和美丽。他不会为了难度(乔治今年这个 360 度胯下)而放弃最后那一击的浑圆舒展、暴力潇洒。

B 他的每一个动作,包括挥手,包括举手指大屏幕,都酷到极点;你可以说这是摆造型,但那晚,他就是有让全场说凝固就凝固,说沸腾就沸腾的能力。这不是内特 – 罗宾逊式的挑逗观众,而是一种真正的天生明星范儿:

“老子要扣了,你们看着点!”

C 由于上一点,当晚每个人都很疯。鲨鱼手持 DV 张大嘴,韦伯喊到咳嗽,KG 上蹿下跳,弗朗西斯趴着看。那是个每个明星都会全情投入的夜晚,刺客会翻过桌子来下跪。而 2014 年,新奥尔良观众直到沃尔扣完才给了点反应。

D 最后一点,也是最被低估的一点:

卡特当晚五扣,有四个是一次完成,胯下那记扣篮是起跳到一半收回。基本上,他一次成功,所以观众的初次体验,能够在第一次就尽情释放出来。

换个比方:如果一部三 级 片,女主角跟男主角前戏了一次、两次、三五次、七八次,最后关键场景虽然难度很高,但只给你 30 秒,你也会觉得兴味索然——所以,看内特 – 罗宾逊扣篮,就是这种感受了。

所以,变赛制、请明星、加难度,可能都不是重点。沃尔最后一扣所引发的热情,就是个好证据:你最好在挑起观众第一次兴趣时,就一次成功。就像三 级 片和战争片,都知道要在第一场可能出激战戏的地方,就满足一下观众似的。

———————————————

顺应扣篮大赛分东西部队的赛制,一个改革意见:

联盟可以这么规定,“全明星周末,当东部联盟同时赢得全明星赛 + 扣篮大赛时,东部冠军将自动在总决赛获得主场优势;反之亦然”,然后勒布朗们就会趋之若鹜的跑来参加扣篮大赛、在全明星上豁命表现。

———————————————

全明星周末当晚最佳语录:

雷吉 – 米勒:勒布朗的胳膊肘都敲到篮板了!

斯蒂夫 – 科尔:嗯,每当他这么做时我就很讨厌他。

米勒反应了一下才笑出来。

二十二年前,科尔的另一句话:

“乔丹说我们骑士队除了埃洛,没人有资格防他吗?哼,放马过来啊,我保证防到他 65 分以下!”

所以他还在打着球呢,就有 500 万美元的解说合同送上门来,不是白给的。

———————————————

这么说吧,很久以前,我们看全明星周末,是为了看到精彩的篮球。但现在,全明星周末越来越像个真人秀节目:偷懒的、贪功的、务于名利的、紧张的、自嘲的、自私的,看明星们各类出哏出槽点才是核心。所以,我还是很怀念去年,波什被无数人穿裆后,米勒那句“还有谁没穿过波什的大腿吗?”的解说——这才是如今全明星的精髓。

———————————————

发自知乎专栏「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