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华华甜品 原文地址:newyorker.com

霍华德和小猪,小猪是一台可以在海里拍摄IMAX电影的摄像机。

霍华德•哈尔(Howard Hall)是一位潜水员兼电影制作大师,他用了四年时间拍摄那些神秘的海洋生物。但即使是这种大师级人物,捕捉水下生物的行踪也并非十拿九稳。影响水下拍摄的因素有很多,太多事情都可能出问题。大约一年前的一个早晨,时年64岁的哈尔,双眼清澈碧绿,皮肤有阳光和海水的痕迹。在西巴布亚的印度尼西亚省附近(南纬1度左右),哈尔检查他的潜水仪器,将一条红色小船放入平静的水中。在哈尔之后,助手们吃力地放下重达250磅的亮黄色摄相机。在水下,哈尔双手紧握设备,平滑游动着。

在印度尼西亚四王群岛的潜水区拍摄《南太平洋之旅》。

这个防水铁盒里放着一个IMAX摄像机。这是20年前哈尔设计的,他将其命名为“小猪”。和现在大部分用于拍摄大自然的数码摄像机不同,哈尔的IMAX摄像机是全模拟的,使用餐碟大小的胶片。一旦摄像机开始拍摄,工作结束时,置于设备内的老式摄录像机开始复制,以这种方式来审查未成熟的影片。由于IMAX摄相机中的胶片只能拍三分钟,设备必须定时返回水面。23岁摄像助手塞缪尔(Samuel de Castro Abeger),在船上随时待命,他要用半个多小时来打开设备盒子,更换胶片,小心翼翼地防止胶片曝光。(塞缪尔曾经做噩梦,梦到他无意间毁了影片,众所周知,船员们服用的抗疟疾药物会引起噩梦。)每分钟的拍摄就要耗费1千美元的胶片和处理成本。

IMAX技术已经诞生40多年,该技术的惊人寿命归功于其逼真的视觉效果。专家估计IMAX的有效分辨率相当于水平像素在8000到11000之间的数码相机,据哈尔说,IMAX的有效像素比现在市面出售的HDTV(译注:high-definition TV,高清晰度电视)的还高。而且,在一般肉眼看来,IMAX摄像机的效果可以媲美高端数码摄像机。

我跟随哈尔潜水,在一旁观察。他指挥着将设备放下水,水上小岛犬牙交错,地平线上点缀着丛林密布的石灰岩。在水下40英尺,哈尔发现自己位于一座水下山丘上方,该区域的潜水向导们给这座山丘起了一个昵称——石斑鱼。

在石斑鱼潜水区拍摄。

一分钟后,成千上百条色彩斑斓的鳀鱼簇拥着他向前游行,像一团正在搏动,微弱发光的雾。哈尔缓慢地后潜,提示灯光,平稳地将黄盒子向前对准鱼群,开启摄像机,机器的工作声像是隐约的割草机声。三分钟后,所有胶片就用完了。一切都进展地很顺利,但始终没有飞行蝠鲼出现吞食鳀鱼。当哈尔返回探险队的母船Pindito,我问他如何判断鳀鱼的来向。他回答道:“大部分是靠直觉,实践出真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哈尔继续寻找蝠鲼的踪迹,但是他运气不佳,海上狂风暴雨,潜水区空无一物,拍摄受到阻碍。有一次,一条蝠鲼正好游到摄像机前,但那时摄像机却设置为适合拍摄风景的广角镜头,就这样,哈尔错失良机。另一次挫败是因为镜头滤光镜装错了。哈尔告诉我“当机会来临,要么你很幸运,相机设置正确,要么,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鱼游走,等待下次机会,而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有时,摄像机的尺寸和噪声,或其它突发的声音都会把鱼群吓跑。有一次拍摄一组连续镜头,蝠鲼正在捕食鳀鱼,一个小灯泡内爆,玻璃渣像与雨滴一般落在镜头前。爆炸声和灯光让鳀鱼群乱了方阵,蝠鲼勃然大怒,狼吞虎咽地吞食着仓皇而逃的鱼群,但哈尔那时已经关掉了摄像机,所以他又一次与成功失之交臂。拍摄不顺利时会让人很气馁。哈尔说“但是,拍摄失败时,我就有机会欣赏周围的环境,到处看一看了。”

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研习动物学期间,哈尔对水下摄影很感兴趣。他笑容满面,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他表演过水下特技,之后开始研究动物——“那些人都傻傻的。”1976年,哈尔时来运转。清晨,雾气弥漫,他在加利福尼亚的海边,抓拍到一张罕见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只伏在海藻床里的灰鲸。这张照片被刊登在《国家地理》杂志上,之后,哈尔被聘为电影《深海》(The Deep)的鲨鱼顾问,他将诱饵插在鱼叉上来吸引这些食物链顶层的食肉动物,每天可以挣100美元。他用这些钱造了一个16毫米的镜头,镜头上安了一个电动马达,这样就能延长拍摄时间,将以往每次上弹簧的15秒延长至12分钟。这台先进的摄像机让他能够在更换胶片时,在水下待更长的时间,获得更好的镜头。这让他找到了为美国广播公司的《美国运动员》(The American Sportsman)、还有最终的《奥马哈野生王国》(Mutual of Omaha’s Wild Kingdom)的拍摄工作。

浅水水域的海绵(译注:一种可以产生自然海绵的原始海洋生物)。

为别人的作品制片拍摄了十年以后,哈尔在1990年首次推出了自己的作品《海洋之季》(Seasons in the Sea),它描述的是加利福尼亚的海洋生物,从来没有人能够拍到蓝鲸和鲨鱼捕食磷虾、巨型水母、鲨鱼蛋孵化、蝙蝠鱼交配,还有姥鲨捕食浮游生物的镜头。《海洋之季》获得野生动物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这让他得到了和《国家地理》、IMAX公司、电影制作人格雷格•麦吉利弗雷(Greg MacGillivray)的合作机会。

麦吉利弗雷聘请哈尔为其最近一部电影《南太平洋之旅》(Journey to the South Pacific)拍摄水下镜头。这部纪录片拍的是四王群岛的野生动物,相比其它任何大小差不多的岛屿,这片印度尼西亚岛屿拥有更多种类的水生动物。有一位研究人员,在他50年之久的职业生涯中,拍摄了超过两百万英尺长的IMAX影片。他告诉我,哈尔在业内首屈一指。哈尔的水下镜头占整部《南太平洋之旅》的60%到70%,用了制作团队最多的心血、时间和经费。《南》已于今年早些时候上映,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为影片旁白。

小猪摄像机在陆地上重达250磅(译注:约113.4公斤)。

水下摄影师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镜头,除了在船上一连待几周,还有,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多拍。哈尔的团队在大约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潜水数小时,用了71卷,重约852磅的IMAX胶片,剪辑出大荧幕上仅出现了20分钟左右的镜头。为了每次能在水下待更长时间,哈尔会背一个叫呼吸器的设备。呼吸器有一个特别的过滤器,可以将呼出的二氧化碳过滤掉,氧气便可以通过管子推送到氧气面罩里。他的氧气设备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出来的,是美国特种部队(使用的呼吸器)的原型。哈尔改良了这种呼吸器,他就能在水下待到12小时之久。如果必要,它可以比一般水肺坚持更长时间,一般水肺能支撑差不多1小时,还要在浅水区更换。再生式氧气呼吸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较小,因为,不同于传统的水肺,再生式氧气呼吸器不会产生气泡。一次潜水结束后,哈尔打开折角笔记本,在氧气呼吸器维护记录中输入第2500小时的情况;仅仅是定期的维护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再生式氧气呼吸器比水肺系统复杂很多。呼吸器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变成杀手。

在最后一次潜水时,我问麦吉利弗雷是否打算加入我们。他回答我,在野外拍摄自然类纪录片,要考虑避免潜在的危险来降低风险——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他都不让局外人在野外观察影片的原因。毕竟,一旦意外发生,“探险就终结了。”

戴上水肺,跳入水中,我便马上置身于珊瑚的花园中,珊瑚像梯田般下延至一处低谷,谷内水流湍急,猛烈地冲击着悬垂的山石。哈尔操控着IMAX摄像机,他发现了一只狮子鱼,便向扛着照明灯的潜水员挥手示意。另一个潜水员拿来一个三脚架,将底部埋在沙子里。然后,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里,他们按兵不动,等待狮子鱼进入正确的拍摄位置。在原地等待和停留消耗的能量,使我的氧气瓶气压表指数降低,比其他任何一次潜水时都低。其他潜水员背着再生式氧气机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从Pindito上看晨景。

拍摄一结束,我便游向水面。强大的水流将我冲向一片珊瑚礁,那珊瑚礁看起来像一颗金黄色的花椰菜,但我在珊瑚礁周围旋转一番后才撞上它。我的气压表显示我还有一点氧气,但过了一会,我的气筒就干了。我屏住呼吸,拍了拍身边潜水员的肩膀,给他一个代表氧气耗尽的手势:切喉的动作。他递给我他的备用调节器,并抓住肩带,这样,水流就不会将我们冲散。几分钟后,我们浮出水面。(很遗憾,)狮子鱼的镜头没能出现在最后的影片当中。

我们返回Pindito,但我们还没来得及脱下潜水服,一队考察回来的潜水员告诉我,他们在不远处发现了鳀鱼群。我们更换了氧气筒,向邻近的岛屿出发,那座岛很大很长,在暗礁上方悬垂着一大块石灰岩,很快,石灰岩又掉到了更深的海水中。水下50英尺,灯光亮起,我能够听到IMAX摄像机隆隆作响。一大群鳀鱼游过,后面有9只飞行蝠鲼,张着血盆大口。

布莱恩•拉姆(Brian Lam)住在夏威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