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成就小米的成功营销同时,微众传媒逐渐寻找到自身的商业模式。然而,在社会化营销这一并不缺少关注的行业,如何解决盈利难题?在单纯的技术已难成竞争壁垒的当下,微众如何重构其商业模式?深创投为何对之犹豫?而鼎晖进入后,又能给其带来什么?

 

    两年前,“3小时卖2亿”的成绩让小米这个手机领域的新玩家一举成名,也让为其搭建微博客服营销管理系统的一家小公司——“微众传媒”声名鹊起。

 

  这个名为“微众传媒”的团队,在创业早期即开发出中国第一款商用的基于语义分析的产品――问天句典,在将产品转让给金山后,又把资金投入到舆情监测技术,并在2012年正式转型社会化营销管理平台和服务。

 

  日前,微众宣布获得由鼎晖创投领投、启赋基金等四家投资机构跟投的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而在此前,微众传媒曾先后获得清科创投和“中关村政府基金”两轮共计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微众传媒CEO王震拒绝透露“中关村政府基金”的更多详情。

 

  在成就小米社会化营销成功的同时,微众传媒也逐渐寻找到自身的商业模式——社会化营销管理平台和服务。然而,在这一并不缺少关注的行业,如何解决盈利难题?在单纯的技术已难成竞争壁垒的当下,微众如何重构其商业模式?而资本的相继注入,又能给微众带来什么?

 

  来自小米的营销灵感

 

  2009年,微众传媒的前身——问天涉足社会化营销领域,作为技术型团队,问天选择将给公关公司做舆情监控技术支持作为主营业务。如,2010年下半年“中粮美好生活”的执行公司中海互动,背后即由问天提供技术支持。

 

  尽管“美好生活”让中粮赚足了眼球,但对活跃在幕后的问天团队来说,无论是名还是利都收益有限。

 

  问天真正的贵人,是雷军和他的小米团队。

 

  2006年,微众传媒的前身——问天公司将一款名为“问天句典”的产品转让给金山,后者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金山词霸2007版”。自此,微众传媒与雷军结缘。

 

  在小米手机准备推向市场时,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和黎万强决定重兵布阵社交媒体。当时,已在该领域运作一年多的微众,自然走进雷军的视野。再加之“问天句典”交易期间的相互了解,双方的合作更水到渠成。

 

  20116月,小米开始与问天展开合作,运用微众运营系统,进行市场信息监测,为市场战略提供有效市场反馈信息。同年12月,随着合作的深入,小米升级到微众营销系统,进行企业微博矩阵管理,在微博上发现更多营销机会。

 

  20123月后,小米进行战略型转型,全面转到微客服运营策略。微众则根据小米需求和营销流程订制小米微客服营销系统,支持扩张后的30多人微博运营团队进行统一平台操作和管理。

 

  与小米的合作让微众在舆情监测功能的基础上开始更多关注社会化营销服务领域的机会。小米模式的成功也让问天团队明白,搭建沟通渠道,是众多企业的最重要需求之一,恰恰也是问天的核心价值所在。

 

  2012年年初,问天(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转型打造社会化营销管理平台和服务,同期更名为“微众传媒”。到2012年年末,微众的客户名单已经积累了小米、凡客、招商银行、广发银行、聚美优品、乐蜂网等知名公司。

 

  商业模式的修正

 

  尽管小米为微众带来了名气、带来了投资方的关注、带来了一些客户,但小米并未给微众带来真金白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微众每月仅能从小米公司获得数万元的服务费用。

 

  仅仅赚得吆喝声,对一个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无疑是不够的。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单纯的技术已难被称为竞争壁垒,微众需要重构其商业模式,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通过小米案例,王震开始反思:微众的出路在哪里?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