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o Soseki, Muto Shui(Japan), c.1350, Nanbokucho Period, Colour on Silk, 120 x 65 cm, Myochi-in, Tenryu-ji Temple, Kyoto

梦窗疏石,武藤守惟(日本),约1350年,日本南北朝时期,绢本设色,120 x 65厘米,天龙寺,京都

国家的内战时期,作为一名善于深入思考的僧侣,他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立宗教教义和信仰的价值。这幅画中的梦窗疏石(1275-1351),目光深刻内省,体现出这样的挑战如何施加到一个人的身上。但是梦窗的宽容大度又博学广识,因此成为他所在战乱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僧人。梦窗曾受训于密宗佛教,后转向禅宗,特别是临济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经受了严苛的打坐训练,并对中国文学和书法产生兴趣。他后来与足利尊氏(Ashikaga Takauji,1305-1358)建立的联系,并获得足利尊氏的资助,建立了多所禅院,并让后者转化为禅宗弟子。

武藤守惟(盛行于1346-1369年),绘制了这幅深入细致的肖像。他是一名僧侣画家,受训于梦窗,并成为后者最亲密的追随者之一。从形式上讲,这幅立轴画融合了传统的日本肖像画特点,特别是简洁的着色,以及尽量避免使用工笔,而其中还有中式的风格,尤其是人物只画一半,这种常仅供绘制宗教创始人或是元老使用。

具有写实风格的僧侣肖像画,在日本禅宗中常被称为“真赞(chinzo)”,时常挂在举行仪式的场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30,000 Years of Art》作品图集

阅读原文
举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