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



  2013年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今年我们提出GDP增速保持在7.5%,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说房价会暴跌是不现实的。现在有些人认为:房价一定要暴跌,如何如何。可实际上,我认为,房价暴跌只是一种妄想。

  从国际上看,房价大幅下跌与城镇化率有关。当一个国家城镇化率超过60%的时候,房价大幅下跌就可能发生。美国房价波动时候城镇化率超过70%;日本房产泡沫破灭是因为城镇化率超过67%;欧洲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城镇化率超过65%。现在就中国城镇化率来看,楼市崩溃点还很远。

  市场经济是扭秧歌经济,有涨有降,可以说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加上目前信贷政策的收紧,房地产商日子不好过了。个别房地产商为了回笼资金可能会把楼盘降价处理,但这并不是说房价都要降了,资金回笼后可能又会投向别的有竞争力的楼盘。我的观点是今年楼市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很多人都在问什么是“分类调控”,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中国地方很大,各地情况不同,如果全国用一种调控方式进行,很多地方政策会水土不服。分类调控是指针对各地不同市场采用不同调控模式和政策,比如一线城市增加供给,三、四线城市控制供给。

——人民日报(作者为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云昌)

选择三四线城市是无奈之举



  杭州降价之后,浙江房企兴润置业资金链断裂继续引发的市场担忧。本周再度出现秦皇岛六折甩房、北京远郊万科降价销售等等新闻。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月份,中国多数城市房屋销量大幅下降,这其中,2月份全国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减少了34.0%。

  与此同时,中国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巨大差异。北京新房价格同比上涨15.5%,上海新房价格同比上涨18.7%,而在海南省海口市,房价同比仅上涨3%。价格指数下降城市增多,显示出三线或以下城市泡沫挤出的情况正在扩大。

  从近期浙江奉化的开发商破产案例可以看到,这个开发商虽然在当地规模很大,口碑也不错,却由于踩错了节奏而导致破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房地产高峰期拿地价格很高,银行也乐于放贷,但在房地产下行阶段政府仍然雪上加霜放出大量便宜土地。

  从与会开发商的各种尖锐意见来看,他们现在依然还会去三四线城市考察土地,但下手却比2010年前后谨慎小心。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从交通、GDP、人口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标准,转向更为深入的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学历结构、当地政府的长期推地计划、民间金融是否盛行、当地工业的发展方向等等。

  尽管大开发商重返一二线城市的趋势正在加快,但对于实力不足的中小开发商来说,选择三四线城市精耕细作是无奈之举。2013年中国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只占全国销售面积的5%,二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占了95%。过去一些开发商带着一线城市郊区的开发经验,跑到二三四线城市的郊区圈地,结果置身于供应过剩的陷阱。

——福布斯中文网

经济将面临3方面重要挑战


  从过去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这样增长阶段的转换期,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2013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7.7%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现在还没有探明,或者说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还没有找到,所以还可能有一个探底的过程。

  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有效的把控和化解转换过程中的财政金融风险,当前的风险其中在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和影子银行等领域。他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传导形成了一个风险传递的循环。

  第二个挑战,如何有效提升非贸易部门的效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产业低效率)更多地表现在以服务业为主的非贸易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资源配置扭曲状况尤为突出。如果这些扭曲得不到纠正,中国非贸易部门乃至整个部门的效率提升,如果得到纠正的话这些部门的效率提升还会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个挑战就是如何挑战新的增长领域,并促进多种形式的创新。这些领域既可能是由于潜在需求被发觉而催生的,像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新增长点。也可能是由于新技术出现而出现的,比如网上购物、光伏发电等等。

——微信公众号@正和岛(作者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京津冀一体化七大挑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