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_于丽丽

06_32

刘慈欣 工程师,科幻作家。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2013年过完后,科幻作家刘慈欣又是一叹:哎,长篇还是没着落。

写科幻长篇落空,甚至不仅仅是他2013年未完成的计划,而是要追溯到2010年。但他似乎并不着急去剖析落空的原因,如果有人问起,他就像那些侍奉庄稼的农夫,在一番辛苦劳作之后,站地头上,擦把汗,抽根烟。接着,慢悠悠吐个烟圈,诚实而无辜地反问:天不给力,你说怎么办?

他一直坐等的灵感始终没来。而灵感只能等待,无法拜访。他说,你只能等它突然跳出来,就好像有人瞬间把它植入体内。其间,他并非全无准备,一直在看相关的书,在路上,在车上,会一直想,却是徒劳。作为一个资深科幻迷,他备齐了大量可选项,譬如能源问题、航天航空知识,但以何种角度介入,却让他头疼。

他曾设想写个关于能源的长篇:未来在遭遇能源枯竭后,想出一个大的工程,就是把月球的表面填满太阳能电池,然后把发的电传回地球。点子出来时,他特别兴奋。他甚至想到正好可以把难以抽身的工作内容写到科幻长篇中去。他是一个业余写作者,正职是山西娘子关电厂工程师,作为一个电力系统的职工,他熟悉其中的工作、生活内容,而这也是他关注的能源问题的一个切口。

可就在准备动手时,他获知日本早稻田的一个科学家提出了同样的想法:在月球赤道填满太阳能电池然后把电传回。于是,兴致顷刻全无。他认为写科幻的最大乐趣,是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点子。但在网络日益普及,信息爆炸的时代,奇思妙想在网上俯首皆是,想出一个震撼到别人的创意十分困难。而一部科幻小说的完成,单靠一个创意又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一连串才可构成一个长篇。即便是他广为阅读的科幻小说《三体》,也是经历了漫长的积累才逐渐成形。

2013年,作为一个资深科幻迷,他经历的头等大事是去西昌近距离观看了嫦娥三号的发射。发射过程比预想的快很多,挤在返回的人群,他意识到国内媒体对航天所具有的意义的报道大都存在偏差。这些报道仅仅局限在经济角度来看航天,单就月球探测来说,这个问题不大,月亮上有核聚变所需要的氨3,小行星带有矿藏,但对行星,特别是外围行星的探测就很难在短期看到效益,更妄谈太阳系外广漠的星级空间的探测了。

当有人问及太空探索有什么用时,他觉得有个答复非常简洁:三亿多年前,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有什么用?

作为一个写科幻的人,他有相当多的时间,在关注世界物理学、宇宙学和天文学方面的前沿科技。这一年,他感受到 3D打印和谷歌眼镜的凶猛来势。这些高科技都充满着科幻感,都曾经作为幻想出现在小说中,现在却成为现实。这同时也让他对科幻小说充满担忧:科学本身的神奇总是抢先一步地替代科幻,过快实现的幻想消解了幻想的价值。

2014年,《三体》会正式出版英文版。中国的科幻小说能在科幻小说云集,对外国小说又抱有一定成见的美国出版,他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开端。单就2013年的科幻写作来说,他认为出版方的热情依然很高,但总得来说,除了陈楸帆、韩松等人的新作外,并没有出现影响特别大的作者和作品。新的一年,他并没有想过做出什么调整,而是诚实接受一种现实:如果一个人认真去写,而不是商业化写作,一辈子可能是写不出几本书来的,甚至可能一辈子写不出第二本,所以他仍然会沿着以前的轨迹,静等灵感敲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