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makiko1990 原文地址:healthland.time.com

新研究表明,存在隐性风险的年轻人——他们经常上社交媒体,没有充足睡眠和运动,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或者自杀的青少年,就像是霓虹灯。他们的隐性风险行为——嗜酒,嗑药,吸烟,翘课,这些都应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因为这可能是严重心理疾病的先兆。

然而,本月,发表在世界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一群青少年和那些高危青少年一样,也有同样的精神病:这些青少年喜欢上大量的社交媒体,睡眠不足,生活中经常坐着,极少运动。

当然,这听起来,和其他青少年无异。

我自己最近,也常常将如下两句挂在嘴边:“别老拿着电话。”“太晚了,睡觉去”。但研究警告称,青少年们经常会以极端的方式来做这些事情,而其危害,也不可小觑。

因为这些青少年的行为,并未被完全引起重视,引以为戒,这些年轻人就被研究学者划分为“隐性风险”的群体。

瑞典Karolinska 研究所,自杀研究心理疾病预防国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Vladimir Carli 表示,“在某些情况下,这群年轻人还经历着很大的风险,即他们可能通过这些小行为,不经意慢慢堕落”。“尽管大部分父母,老师和临床医师可能会对嗑药和嗜酒的学生采取措施,他们很容易忽视那些不太突出的行为,如过度看电视,不运动,或极度缺乏睡眠。”

研究人员对来自11个欧洲国家,年龄在14-16岁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9项存在风险的行为,如:过度饮酒,滥用药物,过度吸烟,睡眠减少,超重,过瘦,整天坐着,泡在社交媒体上,旷课。研究者的目标,在于确定,这些高危行为是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58%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存在这种行为,13%的学生,在9项高风险行为上,得分很高。29%的学生,所谓的“高危人群”,在3项上得分高:他们一天花上4—5小时以上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上网(与学习无关),睡眠6小时或更低。并且,他们忽视其他活动,如运动。

9项得分高的学生,表现出抑郁症倾向;总之,15%的学生被报有抑郁倾向,而在低危人群组,只有4%,但隐形高危组并未大幅度落后高危组,13%的学生表现出抑郁症状。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对焦虑症的研究上,9%的高危组小孩表现出焦虑症,2.5%的低危组小孩和8%隐形高危组小孩表现出该症状。

同时,10%的高危组学生表示,他们曾出现自杀倾向,这种情况,在低危组,只有不到2%,而在隐形高危组,达到6%,比低危组高出了2倍。

该发现让Carli和其同事大吃一惊。“这实在让我们震惊”,他表示,“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数据比较明显,但隐形组却出人意料,这组十分独特,且数量很大,接入样本的三分之一,这成为研究的重要发现。”

Carli和他的团队可不仅仅是唯一对缺少睡眠,过度网络社交,和少量运动,而导致不良症状而担忧的。纽约时报上个月的一篇博文,作家兼教育家Jessica Lahey表示青少年应该睡至少9个小时,而实际他们只睡了7个小时。

她表示,为了缓解这种趋势,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确保孩子不会把电子设备带入卧室。“手提,手机,发射约30-50勒克斯,约合房间照明灯亮度的一半,这些灯光会影响身体的昼夜规律,推迟褪黑素的产生和释放”,她提到。Lahey也鼓励多锻炼,她解释道,一周内,每次加班超过半小时,并出现3——4次这种情况时,一晚上多睡45-60分钟。

Carli的团队,其工作时欧洲“拯救和振兴年轻一代”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表示他研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为父母,老师,医生提供重要的疾病先兆标志。他表示,早发现,早治疗能够防止年轻人心理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成年人不会把这些行为看成是疾病的先兆”,他表示,“但事实是,它们的确存在,这不意味每个睡眠不足的年轻人或玩电脑过多的人,就是高危人群,但这的确应该值得我们注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