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史 军

如果是从生(吃)活(货)的角度来讲的话,有北瓜。如果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的的话,没有北瓜。北瓜只是一些区域对笋瓜和某些南瓜品种的称呼,就像把马铃薯讲成山药蛋一样(顺便一提,马铃薯的中文正名是“阳芋”,是不是略茫然?是不是很想揍分类学家?)。

先说西瓜和冬瓜,这两个很容易与南瓜和北瓜区分。

从夏季最受欢迎的瓜开始。图片来源:pixabay

从夏季最受欢迎的瓜开始。图片来源:pixabay

西瓜主要吃的是发达的胎座瓜瓤,也就是种子着生的部位,从部位上等同于人类的胎盘(是不是有点吃不下的感觉?没关系,欢迎大家把西瓜快递给我)。之所以叫西瓜,因为这东西是从西域传入的。

至于冬瓜,无论是口感还是外形都太容易跟其他瓜区分了。之所以叫冬瓜,还是因为皮厚耐存放,冬天就靠它了。

那么,问题来了,南瓜的亲戚们该如何区分呢?

南瓜属有一大票兄弟,但是真正在人类世界活跃的只有5种,分别是日本派南瓜(Cucurbita argyrosperma)(这个瓜是最罕见的,好像不太招中国人待见),鱼翅瓜(C. ficifolia),笋瓜( C. maxima),南瓜(C. moschata)和西葫芦(C. pepo),广义上都可以叫南瓜,但是人家各有各的名字。对于第一次发现新大陆的老外而言,这也是个大问题,英语里有两个词指南瓜属的蔬菜,squash和pumpkin,代表了不同用途的瓜。

先说区别大的吧。

日本派南瓜

这个名字是我直译过来的,因为它并没有一个专用的中文名称。看样子就像是南瓜和西葫芦的结合体。既然学名和日本有关,叫它倭瓜倒是比较合适,但倭瓜这个ID被南瓜抢注了。

日本派南瓜。图片来源:wikispecies

日本派南瓜。图片来源:wikispecies

鱼翅瓜

蒸熟之后,里面的果肉可以分成像鱼翅一样的丝,所以叫鱼翅瓜,这玩意儿水水的口感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并不常见。

鱼翅瓜在中国最大的荣誉,大概是在二月河的《乾隆皇帝》里出了一回场——乾隆吃过的东西还不少。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鱼翅瓜在中国最大的荣誉,大概是在二月河的《乾隆皇帝》里出了一回场——乾隆吃过的东西还不少。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西葫芦

这家伙可是夏季常见的蔬菜,西葫芦虽然长得很像南瓜,但通常是在鲜嫩的时候吃的,老了吃也不像南瓜这样“面”。

但是,西葫芦品种外形之多变,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以上都是西葫芦!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以上都是西葫芦!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以上的三种都不太“像”南瓜,且容易与南瓜区分,但下面的两种,就很难分辨了。

南瓜

有朋友说,南瓜不就是那种磨盘状的果子吗?对,那是“正品南瓜”,但南瓜的长相丰富多彩,长的、短的、圆的、方的(呃,这个是人为的)都有。而且,这玩意儿还有个名字叫“中国南瓜”,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太好这口了,把这个物种发扬光大了。

这是“标准身材”的南瓜。图片来源:BARBARAELLEN KOCH PHOTO

这是“标准身材”的南瓜。图片来源:BARBARAELLEN KOCH PHOTO

但注意了,这个也是南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但注意了,这个也是南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还有颇似西葫芦的南瓜,这个品种叫做Aehobak,多用于韩国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还有颇似西葫芦的南瓜,这个品种叫做Aehobak,多用于韩国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笋瓜

这家伙长得跟南瓜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连味道都几乎一模一样,所以被称为印度南瓜。它跟南瓜的主要区别在果柄处,南瓜是喇叭状的,笋瓜是直筒状的。区别就这么点,其他特点都是一毛一样。

是不是有一种错乱的感觉?图片来源:Andrew Zimmern

是不是有一种错乱的感觉?图片来源:Andrew Zimmern

值得一提的是,笋瓜的果实是南瓜家族里,乃至整个植物界里最大的。2017年“最大笋瓜”的世界纪录,是德国人Beni Meier种出来的,重达1054公斤。

俄勒冈动物园给大象的万圣节礼物。图片来源:oregonzoo

俄勒冈动物园给大象的万圣节礼物。图片来源:oregonzoo

市场上常见的南瓜家族只有两个物种,中国南瓜(南瓜)和印度南瓜(笋瓜),说起来,这两个名字都有些不靠谱,不管是中国南瓜还是印度南瓜,它们的老家都在美洲大陆,在那里,南瓜有超过5000年的种植历史。直到16世纪之后,才被欧洲探险家带回欧亚大陆,并且在这里发扬光大。至于中国人吃到南瓜,那已经是明朝之后的事儿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中国餐桌的宠儿。

所谓的“北瓜”,实际上是对笋瓜的一个称呼。但是,注意了,南瓜的变异很大,笋瓜的变异也很大,所以你吃到的究竟是笋瓜(北瓜),还是南瓜,其实并不一定。

不管南瓜北瓜,只要好吃就是好瓜,就不要纠结于南北了。

分享到